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是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话题。可是从古到今,很多人对死亡这个话题,要么嫌“晦气”闭口不谈,要么恐惧,拒绝交流。
在《最好的告别》里面既有作者作为医者的专业角度、也有作者作为子女、朋友的角度。全书更多的是对让我们很羡慕的美国完善的养老机制的批判,但是并不是枯燥无味地讲述干瘪瘪的养老院制度、问题所在、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而是穿插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患者的小故事,甚至还有作者的父亲在罹患肿瘤的案例,我读到最后真的是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我们面对衰老、面对死亡时是那么无奈,即便看似发达的医疗条件总是打着续命的旗号却从来没有真正救过“命”。
《最好的告别》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一个人可以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让我第一次对“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得以对生命有了深入的思考。
在《最好的告别》一书中,葛文德通过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故事,细腻描绘了21世纪人类面对老龄化和生命终点的真实境遇。书中不仅探讨了医学的局限性,还提供了关于“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有意义的理念,帮助我们理解如何自主、快乐并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故事中,主人公参加的未来学大会展示了一系列令人咋舌的科技成果。从可以改变人类感知的药物到能够重塑现实的技术,这些科技的发展似乎为人类带来了无尽的可能性。然而,在这看似美好的未来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危机。
《最好的告别》每个人的生命几十年,有的人长一点,有的人短一点,但是,真的逐渐衰老是很正常的,是自然发展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