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军事志
作者:孙清云 陈宝根 张道宏 郭学民 张建国 孙亚伟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7月
ISBN 7-80628-722-1
在读
读过
评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豆瓣
网易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搜狐微博
内容简介
本志设有军事地理,军事组织,重要战事,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兵役,人民防空等编。
目录
封面
西安市军事志
版权页
西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西安市军事志编纂委员会
西安市军事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西安市军事志编纂人员
图片
西安市行政区划图
西安市卫星影像图
西安市城区图
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题词
江泽民为西安题词
1966年3月,邓小平视察西安飞行试验研究院
1999年6月,江泽民在西安接见驻军单位领导
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副主席刘华清、张震及其他军委首长观看空军工程还院研制的战斗机综合仿真系统
1995年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视察西安飞机制造工业公司
1937年4月崂山遇险后,抵达西安的周恩来。
1960年冬,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视察西安国主科研单位第三研究所
1949年12月有,贺龙在长安县王曲镇给西北军区军政大学全体干部、教员和学员讲话
1950年,彭德怀在西安检阅部队。
1965年,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视察空军第四级专科学校(现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并亲切接见了全院教职员工
1961年,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聂臻视察西安军工企业212厂
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参观空军电讯工程学院科技成果
1997年7月4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视察二炮工程学院
2001年4月13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视察由灞桥区人武部承建的鲸鱼沟小流域治理工程一,并参加植树活动
1993年5月31日,副总参谋长曹刚川视察二炮工程学院
1991年7月9日,兰州军区司令员傅全有在西安陆军学校校庆50周年大会上讲话
1992年5月20日,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临户县出席陕西省双佣模范城(县)命名大会
兰州军区政委刘永治(中)在陕西省军区司令员陈时宝(左一)、政委孔瑛(右一)的陪同下视察西安军分区
2002年12月,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西安市委书记、西安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栗战书与送子参军的爱国拥军模范石光亲切交谈
2002年11月,西安军分区组织驻军单位5000余人在市区主要大街开展“美化古城、擦亮西安”活动。图为西安市市长孙清云(前中)作动员讲话。中共西安市委副书记程群力等省市党政军和驻军单位领导参加了这一活动
中共西安市委召开军事工作会议暨区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党管武装工作述职会议
西安军分区营区大门
西安军分区党委常委研究军事志编纂工作
《西安市军事志》编纂和评审人员合影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军事地理
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
西周时的骊山烽火台
黄土高原的千山万壑
西安古城墙防御体系一角
关中平原
秦岭山天然屏障
2001年建成投入使用的西安市民兵训练基地
西安火车编组站
全长18.465公里的亚洲第一长隧——西康铁路隧道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西安飞行试验研究院机场一角
渭河大桥
灞河
浐河
绕城高速公路浐河大桥
西安市邮政大楼
西临高速公路入口
第一编军事地理
第一章军事地形
第一节地貌
西安市地貌类型分布表
西安市秦岭北坡主要峪道简况
第二节地质
第三节气象
第四节水文
一、地表水文特征
二、主要河流
三、渭河、泾河、灞河在军事上的作用
第二章军事交通
第一节陆路
第二节铁路
第三节航空
第四节水路
第三章军事设施
第一节关隘
第二节城池
第三节其它军用设施
一、烽火台
二、炮台
三、训练场地
四、人卫站
第四章国防潜力
第一节兵源
第二节粮秣
1991~2000年西安市粮食合同定购完成情况统计表
1991~2000年西安地区军粮(大米、小麦)供应情况统计
第三节军工
第四节通信
第五节医疗
2000年西安市各级(类)卫生行政及其它部门主管的医疗卫生机构情况
军事组织
冯玉祥所部西北国民革命军
受阅的十七路军炮兵部队
1949年5月24日,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主任贺龙与习仲勋(前右一)、李井泉(前左一)等在西安合影
红二十五军过户县指挥部旧址
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旧址
1951年1月,第一步兵学校在长安县王曲镇成立。图为学校大门
陕西省军区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央控制室
武警陕西总队
68310部队某部组织向战区机动演练
94188部队
西安陆军学院
西安政治学院
1986年5月,区县人武部移交地方。图为户县人武部移交地方交接仪式
1996年4月,区县人武部收归军队。图为未央区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交接仪式
空军工程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二炮工程学院
武警工程学院
第二编军事组织
第一章先秦至清代
第一节先秦
第二节秦、汉
第三节隋、唐
第四节宋、元、明
第五节清代
第二章中华民国
第一节民国时期驻西安军队
一、军事机构
二、驻军
三、军事学校
第二节民国时期驻西安人民军队
第三章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一节军事机构
一、陕西省军区
二、西安军分区
三、区县人民武装部(1953年成立至今)
四、武警部队
第二节驻军
一、西北公安部队司令部
二、兰州军区空军司令部
三、总后西安办事处
四、8133部队
五、68310部队
六、63750部队
七、94188部队
八、陕西省军区独立师
九、57659部队
十、57653部队
十一、61050部队
十二、总装备部西安军事代表局
十三、海军装备部驻西安地区军事代表局
十四、空军装备部驻西安地区军事代表局
十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后勤部西北办事处
十六、62405部队
十七、59166部队
十八、84909部队
十九、陕西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
二十、61542部队
二十一、兰州军区西安工厂管理局
二十二、兰后西安企业管理局
第三节军队院校
一、军事电信工程学院
二、装甲兵工程学院
三、空军工程大学
四、二炮工程学院
五、武警工程学院
六、西安政治学院
七、第四军医大学
八、西安陆军学院
九、西安通信学院
十、空军第二飞行学院西安分院
十一、武警西安指挥学院
十二、西安消防指挥学校
重要战事
1936年5月,国民党调动二十个团兵力对红七十四师发动第三次“围攻”。红七十四师将部队“化整为零”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途经蓝田张家坪时与敌相遇,并展开激烈战斗,打退敌人围堵截,取得反“围剿”胜利。图为张家坪战斗旧址
红七十四师一团在蓝田县灞源灞龙庙击溃反动民团,活捉国民党军连长张万群。图为灞源灞龙庙战斗旧址
1936年12月初,红七十四师经洛南黑山黄龙铺入蓝田县许庙,歼灭许庙民团。图为许庙镇战斗旧址
红二十五军过户县时使用过的竹碗
红二十五军途经户县留的路条
红二十五军文公岭战斗要图
红二十五军攻占葛牌一组史料
1926年国民军杨虎城、李虎臣等部顽强抵抗刘镇华的围攻,坚守西安,策应北伐。1927年,为纪念英勇奋战的战士,在于右任和冯玉祥的提倡下修建了革命公园和革命亭
西安事变中,十七路军城防部队监视南京飞机袭扰
西安城被围困期间守军部队使用的铜制大炮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军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了西安事变。右图为临潼华清池的兵谏亭。左图为西安事变的策划与指挥中心——新城黄楼
西安事变后,东北军游行街头
1949年5月20日,解放军冲过护城河,向两侧挺进
西安解放后举行盛大游行庆祝解放
1949年5月至6月,第一野战军对国民党军进行了陕中战役,5月20日解放西安。图为人民解放军进入西安市区
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成立的布告
1950年10月1日,西安举行隆重的国庆阅兵式,彭德怀乘坐吉普车在东大街阅兵
第三编重要战事
第一章先秦
一、夏启与有扈氏甘之战
二、周与犬戎镐京之战
三、秦灭亳荡社之战
第二章秦汉
一、陈胜起义军与秦军戏水之战
二、刘邦入关灭秦之战
刘邦项羽灭秦示意图
三、刘邦平定三秦之战
四、西汉末年长安地区的农民起义
五、绿林起义军进攻长安之战
农民起义军绿林军进攻长安示意图
六、赤眉军击更始帝长安之战
七、赤眉军与邓禹、延岑军争夺长安之战
八、李傕与郭汜长安之战
第三章三国 两晋 南北朝
一、刘汉与两晋争夺长安之战
二、东晋与前秦蓝田、长安之战
三、西燕与前秦长安之战
西燕与前秦长安战争示意图
四、刘裕与姚泓的长安之战
刘裕与姚泓长安之战示意图
五、赫连勃勃攻取长安之战
第四章隋唐
一、李渊入关中取长安之战
二、唐反击突厥进犯长安之战
三、唐军与安禄山军香积寺之战
唐军与安禄山军香积寺战争示意图
四、唐与吐蕃长安之战
五、唐李晟克长安之战
六、黄巢起义军攻取长安之战
黄巢与唐军争夺长安示意图
七、五代时期长安地区的三次武装叛乱
第五章宋 夏 金 元
一、宋金对峙时期的长安争夺战
二、蒙古与金的长安争夺战
第六章明清
一、明军入陕之战
二、李自成起义军破潼关取关中之战
三、清败大顺军潼关之战
四、贺珍、孙守法围攻西安之战
五、白莲教起义军与清军的盩厔之战
六、太平军与清军红沟岸之战
太平军与清军红沟岸之战略图
七、李蓝起义军与清军盩厔之战
八、西捻军与清军十里坡之战
西捻军与清军十里坡之战略图
九、西安起义
第七章中华民国(一)
一、白朗起义军过陕之战
二、护国军反袁逐陆之战
三、耿直“炮打西安”之战
四、靖国军联合攻克西安之战
五、杨虎城、李虎臣坚守西安之战
刘振华围攻西安示意图
六、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西安事变)
第八章中华民国(二)
一、许家庙自卫团参加渭华起义
二、蓝桥暴动
三、红四方面军在西安地区的战斗
四、红二十五军蓝田之战
五、红二十六军在西安地区的战斗
六、红七十四师在西安地区的活动
七、歼灭“自卫团”
八、解放西安之战
九、第一野战军与国民党军争夺西安之战
第九章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西安城区剿匪
二、长安县剿匪
三、蓝田县剿匪
四、户县剿匪
五、阎良地区清匪肃特
六、周至县剿匪
军事训练
夜间射击
宿营场地
山地训练
70年代陕西省军区组织部队进行打坦克训练
60年代空军导弹学院组织学员徒步野营拉练到延安
8133部队某部进行步坦协同训练
武警工程学院组织学员进行“捕歼”演练
84870部队某部组织空运物资
39111部队航空兵某部组织编队训练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野外训练
直升飞机吊起卫星回收舱
回收卫星,进行现场处理
卫星着陆现场
西安陆军学院“三打三防”实兵、实装、实弹战术演习
空军工程学院航空发动机试车
2001年9月,陕西省军区参谋长曾宪民指导西安分区首长机关紧急征召演练
1998年10月,陕西省军区对西安军分区首长机关进行微机操作考核
西安陆军学院政委李克勤联同白俄罗斯国防部长亚·丘马科夫上将检阅仪式仗队
空军工程学院组织新学员进行队列训练
第四编军事训练
第一章古代西安军队训练
第一节夏 商 周
一、田猎习武
二、射御
三、阵法
四、学校的军事教育
第二节秦汉至清
一、讲武校阅
二、骑射训练
三、武将的韬略训练
四、火器训练
第二章近现代西安军队训练
第一节鸦片战争至中华民国创立时期
第二节中华民国时期
一、国民军的训练
二、第十七路军的训练
三、东北军军官和骨干训练
四、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训练
五、红二十五军在西安境内的训练
第三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驻西安军队训练
第一节借鉴苏军(前)经验的正规化训练
一、西安军分区部队训练
二、院校训练
第二节贯彻“以我为主”方针的训练
第三节“文化大革命”中的训练
第四节恢复与改革正规化训练
第五节高技术条件下的军事训练
政治工作
中央军委授于张华“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命名大会
西安市国防教育基地之一——革命公园(杨虎城将军塑像)
1984年1月,中宣部、总政治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怀仁堂召开了表彰大会,并给第四军医大学颁发“华山抢险战斗集体”锦旗
1955年3月19日至21日,第一步兵学校召开第2届党代表大会。图为大会主席团合影
1986年7月,全军高等专业技术院校学员思想教育座谈会在二炮工程学院举行
西安政治学院延安教学基地
2002年7月,陕西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西安军分区政委姬文战(右二)组织机关进行“忆辉煌历史,强军魂意识”专题教育
西安陆军学院“百歌”颂中华歌咏比赛
84870部队参加西安市“护城河清淤工程”
西安驻军参加“黑河引水工程”建设
2000年12月29日,陕西省军区,西安军区分区及灞桥区人武部组织驻军单位、民兵预备役部队参加鲸鱼沟小流域治理万人大会战
2002年3月,西安市召开人武系统承建治理小流域会议
西安地区穆斯林群众慰问驻军部队
西安军分区为蓝田县辋川乡进行医疗扶贫
84870部队支援地方铺设电缆
西安军分区机关开展国防教育
第五编政治工作
第一章党的建设
第一节组织机构
一、西安军分区党组织
二、驻西安部队党组织
第二节党员发展与教育
一、西北军区党员发展概况
二、西安军分区与驻西安部队党员发展概况
三、驻西安部队党组织整顿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第二节政治理论教育
第三节延安精神教育
一、拒腐防变教育
二、树新风教育
三、艰苦奋斗教育
第三章干部工作
第一节选拔调配
一、选拔
二、调配
第二节培养教育
一、院校培训
二、短期轮训
三、在职学习
四、下连当兵、代职
第三节转业、复员
一、转业
二、复员
第四节退休、离休
一、退休
二、离休
第五节授衔、授勋
一、军衔
二、授勋
第四章拥政爱民
第一节参加重点工程建设
西安驻军参加黑河引水工程义务劳动情况表
第二节参加精神文明建设
西安地区驻军与地方开展医疗扶贫联乡建院活动联络表
第三节抢险救灾
第四节救死扶伤
第五节三支两军
第五章国防教育
第一节组织机构
第二节教育概况
一、院校
二、工厂
三、驻军
第三节教育基地
后勤工作
兰州军区军政干校施工动员大会
1998年9月,陕西省军区政委雷星平(左二)检查区县人武部后勤建设
2001年3月,陕西省军区副参谋长兼西安军分区司令员董志忠(右一)检查未央区人武部后勤工作
2000年8月,陕西省军区在长安县人武部召开直属人武部生活费规范化管理现场会
1994年7月,西安军分区在户县,周至县召开“西安市民兵武器装备管理现场经验交流会”
西安军分区县人武部器材仓库一角
西安军分区区县人武部装备仓库一角
西安市区县民兵装备仓库库管人员武器分解结合考核
实弹射击间隙擦拭火炮
84870部队某部进行战地抢修坦克演练
西安军分区营区一角
西安市民兵训练基地一角
84874部队菜园
临潼区任留乡武装部蔬菜基地一角
84870部队某部进行野炊训练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武警医院
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
解放军第三二三医院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第六编后勤工作
第一章先秦至五代时期驻西安军队后勤
第一节西周驻西安军队装备与供给
第二节秦、汉、三国时期驻西安军队装备与供给
一、秦国驻西安军队军赋与装备
二、西汉驻西安军队装备与供给
三、东汉驻西安军队装备与供给
第三节两晋十六国与南北朝时期驻西安军队后勤
一、两晋十六国时期驻西安军队粮秣供给与武器装备
二、南北朝时期驻西安军队需供给
第四节隋唐五代时期驻西安军队后勤
一、隋朝驻西安军队供给与武器装备
二、唐代驻西安军队补给与装备
第二章北宋至清代驻西安军队后勤
第一节北宋驻西安军队后勤
一、俸饷
二、武器装备
第二节明代驻西安军队后勤
一、补给
二、武器装备
第三节清代驻西安军队后勤
清八旗兵官兵俸饷数额统计表(1862~1874年)
绿营兵官兵年俸饷统计表(1851~1862年)
第三章中华民国时期驻西安军队后勤
第一节组织机构
一、辛亥革命时期驻西安军队后勤机构
二、北洋政府军后勤机构
三、国民军与国民革命军后勤机构
四、八路军西安采办委员会汽车队
第二节供给
一、粮食
二、被服
三、俸饷
驻西安国民革命军1941年被服与规定
国民革命军陆军各部官佐、士兵俸饷标准(1942年6月)
第三节武器装备与军工生产
一、武器装备
二、军工生产
第四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驻西安军队后勤
第一节西安军分区后勤组织机构沿革
第二节财务
一、财务管理
二、工资、津贴
1952~1954年正军以下干部工资标准表
1965年军队干部月薪标准表
第三节军需给养
第四节军械
一、武器装备与更新
二、武器管理
第五节运输
第六节医疗卫生
第七节营房
一、营房建设
二、营房管理
三、营区绿化
第八节生产经营
兵役
兰州军区副司令员王志成检查西安市征兵工作时与应征报名青年亲切交谈
2002年11月,陕西省军区司令员陈时宝(左一),副司令员王生祥(左二)检查西安市征兵体检工作
陕西省军区司令员杜东海,副司令员王克中,参谋长陈德光检查西安市兵役工作
发放征兵宣传资料
征召在校大学生入伍
古城人民热情欢送应征青年入伍
组织优秀退伍军人先进事迹报告会
中共西安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陈宝根检查征兵工作
应征青年勇跃报名参军
灞桥区少年军校
小学生军训军体拳表演
1991年7月,兰州军区在西安召开民兵预备役工作会议。图为西安市民兵预备役部队进行军事课目汇报表演
西安高炮预备役师进行实弹射击
西安高炮预备役师组织团级规模动员集结演练
1984年,西安高炮预备役一团三营在西电公司成立
第七编兵役
第一章清前兵役
第一节先秦兵役
一、西周“国人”当兵制
二、秦国兵役
第二节秦、汉征兵制
第三节西魏、北周、隋、唐府兵制
第四节宋代募兵制
第五节明代世兵制
第二章清代兵役
第一节八旗驻军世兵制
第二节绿营兵的招募
第三节新军兵役
第三章民国时期兵役
第一节兵役机构
第二节兵役制度
一、常备兵役
二、国民兵役
三、兵员征集
第四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兵役
第一节兵役制度与兵役机构
一、制度演变
二、机构沿革
第二节志愿兵动员
第三节义务兵征集
西安市1990年~2000年征兵数量统计表
第四节退伍安置
第五节预备役建设
一、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
二、预备役军官登记
三、组建预备役部队
四、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
五、在校学生军训
民兵
1952年10月1日,周至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周年大会。图为精神抖擞的民兵们准备接受检阅
1964年11月,西安车辆厂女民兵郑淑玲获女子速射第一名,被授予“神枪姑娘”称号
西安仪表厂开展民兵工作“三落实”宣传活动
70年代西安市女子民兵射击队军事训练
2001年5月,兰州军区司令员李乾元(左三),政委刘冬冬(右一)在中共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西安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崔林涛(左一)等市党政军领导陪同下视察西安
陕西省军区司令员马殿魁检查西安市区县人武部正规化建设
2001年9月,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王生祥(左二)、曹存正(右一)检查西安市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技术人员紧急征召演练
1995年6月,西安军分区组织民兵为古巴军事考察团演示军事科目。图为西安车辆厂民兵高炮分队对空射击表演
2001年9月,西安市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技术人员紧急征召演练
征召演练
1994年1月,西安军分区组织城六区民兵应急分队进行百公里野营训练
西安民兵高机分队进行射击训练
1997年5月24日至25日,西安市民兵应急分队军事五项(半自动步枪射击团体、手榴弹投掷团体、五公里越野团体)代表队,参加陕西省军区关中五地市军事比武,取得总分第一名和五个单项比赛的四个第一名,一个第三名。图为比武获胜奖杯
1994年1月,西安军分区组织民兵冬季战术演练
西安女子民兵应急分队进行军事训练
西安民兵反恐怖分队进行防暴训练
隐蔽驾驶
1996年6月7日,西安军分区组织新城、雁塔、临潼3个区县民兵应急分队为省军区人武干部集训队汇报演示擒拿格斗等军事课目
西安民兵应急分队进行摩托车特技驾驶训练
第八编民兵
第一章近代西安民兵
第一节晚清团练
第二节民国时期民兵
一、民团
二、保安团、队
三、西安市民众自卫总队
第二章人民革命战争时期西安民兵
第一节农民自卫军
一、长安县农民自卫军
二、蓝田县农民自卫军
三、鄠县(户县)农民自卫军
四、盩厔(周至)县农民自卫军
第二节中共地下武装
一、鄠县(户县)秦北游击队
二、临潼县地下武装
三、蓝田县游击队
四、盩厔(周至)县游击支队
五、长安县游击队
第三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西安民兵
第一节发展历程
一、实施普遍民兵制
二、大办民兵师
三、贯彻民兵工作“三落实”
四、“文化大革命”中的民兵
五、调整与改革
第二节领导体制
第三节组织建设
一、民兵条件
二、民兵编组
三、基于民兵和普通民兵
四、专业技术分队
五、民兵应急分队
六、民兵干部
七、组织整顿
第四节政治教育
一、教育内容
二、教育形式和方法
第五节军事训练
第六节武器装备
一、配备
二、管理
三、维修
四、库房
第七节民兵作用
一、平息反革命暴乱
二、维护社会治安
三、守护重要目标
四、抢险救灾
五、参加农田基本建设和城市基础建设
六、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人民防空
兰州军区司令员傅全有视察西安市人防工程
2001年6月,兰州军区人防办检查西安市人防工程
2002年9月,西安市副市长乔征检查市人防工程
1996年11月,西安市人防办组织《人民防空法》宣传
2002年9月,《人民防空法》执法检查汇报会
西安市大雁塔地下宫
西安市地下水族宫
西安市世纪金花地下商场开业典礼
西安市人防某地下指挥所
西安市某地下种植物
西安市马腾空地下粮库
2003年4月,西安市人防办组织人防指挥通信干部业务培训
1996年西安五路人防工程奠基
施工中的西五路人防工事
西安火车站地下商场
西安某纺织厂地下车间
西安民兵高炮分队实兵实弹反空袭演练
向靶场开进
做好射击准备
西安民兵高炮分队进行高炮模拟训练
实弹射击一瞬间
专武干部在西安市人民训练基地进行防空导弹模拟训练
实弹射击取得优异成绩后的喜悦
第九编人民防空
第一章机构沿革
第一节中华民国时期西安防空机构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西安防空机构
西安市人民防空办公室领导人员变动表
第二章组织指挥
第一节防空管制
第二节防空演习
一、中华民国时期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第三节防空疏散
一、中华民国时期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第四节防空专业队伍
一、通信专业队伍
二、医疗救护专业队伍
三、消防专业队伍
四、抢运专业队伍
五、抢修专业队伍
六、治安专业队伍
七、防化专业队伍
第五节防空袭预案
第三章通信警报
第一节通信机构
第二节指挥通信网
第三节警报通信网
一、警报网
二、情报网
第四章宣传教育
第一节中华民国时期的防空宣传教育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防空宣传教育
第五章防护工程
第一节中华民国时期的防空工程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人防工程
第三节平战结合
第四节经费物资
一、经费
二、物资
军事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
陕西革命军统领张凤翙
陕西靖国军第一路司令郭坚
西安起义领导人耿直
西安事变前夕的张学良(左)、杨虎城
西北军区政治委员习仲勋
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张宗逊
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赵寿山
西安市警备司令员张经武
抗日爱国将领关麟征
参加解放西安的第一野战军第六军军长罗元发
国民联军副总司令于右任
1982年,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张华为救群众光荣牺牲,被中央军委授予“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
杨虎城将军故居(蒲城县)
张学良将军金家巷公馆
1949年6月,剿匪斗争中智取华山的战斗英雄、侦察参谋刘吉尧(右)接过党政军民同献的锦旗
1926年,于右任为西安围城之役纪念碑写的碑文
第十编军事人物
人物传
苏武
杜预
韦叡
韦孝宽
张凤翙
张云山
李云龙
赵寿山
孙蔚如
关麟征
孔从洲
赵启民
人物录
先秦
吕望
姬旦
姬昌
姬发
商鞅
尉缭
赢驷
樗里疾
秦汉
秦
赢政
蒙恬
章邯
西汉
卫青
刘邦
刘彻
苏建
窦婴
张良
周亚夫
韩信
赵充国
冯奉世
辛庆忌
廉丹
樊哙
灌婴
东汉
景丹
杜畿
张既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三国
司马昭
夏侯渊
两晋
王如
王子直
王罴
王镇恶
韦彧
刘曜
张方
姚苌
贾疋
苻健
苻坚
游子远
南朝
韦放
韦粲
杜(山则)
杜龛
杜骥
杜嶷
康绚
北朝
于谨
韦总
韦瑱
宇文泰
宇文邕
隋 唐 五代
隋
王长述
王世充
韦师
韦洸
史万岁
刘方
宇文忻
李密
张定和
虞庆则
唐
马三宝
王处存
王孝杰
韦皋
韦云起
韦待价
公孙武达
平阳公主
冯河清
杜黄裳
李晟
李渊
李豫
李世民
李嗣业
张俭
张长逊
张延师
屈突通
皇甫无逸
柴绍
殷峤
梁崇义
黄巢
程千里
颜杲卿
颜真卿
五代
王檀
王庭胤
宋金
宋
杜汉徽
王彦超
田重进
吕大防
种世衡
种师道
崔翰
金
术甲臣嘉
史泳
宗道
徒单镒
明清
明
王真
王通
刘宗敏
孙传庭
周尚文
曹雄
清
王辅臣
左宗棠
刘蓉
伍弥泰
多隆阿
何洛会
张勇
张宗禹
荣禄
哈占
段永福
敖成
梁鼐
梁化凤
董芳
蓝大顺
路振扬
耿直
中华民国
于学忠
王以哲
王泰吉
马青苑
文朝籍
冯玉祥
冯钦哉
刘天章
刘镇华
许权中
宋希濂
李艮
李振西
何文鼎
何柱国
杨虎城
张钫
张万信
张灵甫
张学良
张遒葳
张耀明
张坤生
陈树藩
祝绍周
胡宗南
高桂滋
袁朴
贾桂藩
徐经济
蒋鼎文
董钊
韩锡侯
熊斌
魏炳文
魏野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
丁士镛
丁鸿才
于克
于忠彦
于清汉
马宁
马峰
马一坚
马玉长
马石勤
马自新
马时由
马洪山
习仲勋
方仲如
王允
王田
王实
王昂
王恕
王鼎
王子健
王文介
王心一
王玉河
王兴田
王汉功
王建中
王清殿
王海虎
王仁济
王保功
王公良
王加印
王庆良
王志成
王培生
王太元
王万兴
王哲忠
王醒民
王希斌
王明坤
王明春
王明海
王禄林
王铁林
王彦明
王荣光
王仕成
王任享
王复周
王毓政
王振西
王焕如
王盛元
王逸慧
王照新
王锦玲
王维舟
牛子明
牛力朴
牛书申
邓方林
尹海
尹成富
宁必成
冯光兴
冯玉秀
冯兴平
冯超华
甘泗淇
左协中
石明
石兢
石瑛
石惠卿
龙潜
卢彦
卢志秀
史克信
史俊南
丛榕滋
田维新
白长勤
白光荣
白辛夫
白武德
白秉圭
边继尧
付备箎
江农
江波
江波
江枫
江朝宗
汤秀庭
刘凌
刘逵
中华人民共和国(二)
刘子威
刘少炽
刘冬冬
刘正昌
刘玉良
刘玉深
刘占文
刘民英
刘永杰
刘江亭
刘庆珊
刘吉尧
刘克东
刘秀峰
刘阿平
刘明鉴
刘金轩
刘建德
刘志高
刘忠恩
刘彦仿
刘家新
刘征西
刘政波
刘威诚
刘乾初
刘舜田
刘德润
刘德琛
刘澜涛
齐焜
齐木修
齐仲亭
祁思禹
许光
许化龙
邢荣杰
毕汝刚
吕士荣
吕正修
吕声毅
吕明浩
吕振中
朱京
朱玉亮
朱吕通
朱声达
朱松山
朱悦鹏
乔东松
乔鸿俊
任绪林
向守志
孙光
孙焰
孙长兴
孙玉水
孙传兴
孙洪道
孙瑞林
危海明
阎志强
纪仲愚
汪锋
汪石坚
汪良能
汪美先
沈义
冷韶昭
肖潮
肖东海
肖应堂
肖进前
肖作义
肖洪林
肖星华
肖秉公
宋崑
宋子寿
宋宝璋
宋步先
宋知才
闽鸿友
来光祖
苏成芝
苏宜锦
苏鸿熙
苏锦章
励万里
杜有裁
杜常青
李冲
李涛
李真
李甦
李一松
李广军
李广泰
李文清
李文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三)
李友三
李玉治
李长松
李兴智
李启录
李志民
李志杰
李克勤
李学廉
李学骥
李绍义
李宝祥
李凯夫
李济生
李春安
李春桂
李家齐
李家瑞
李树青
李继硕
李继龙
李敬学
李景文
李景展
李瑞迁
李慧智
杨林
杨文亭
杨为松
杨少龄
杨书龙
杨玉成
杨西夫
杨自琴
杨自强
杨达璋
杨连甲
杨益三
杨海成
杨得志
杨嘉瑞
杨德中
杨慧忠
巫致中
吴华夺
吴宏银
吴建勋
吴恒声
吴登云
谷凤鸣
何日升
何水鱼
邹子敬
邹庚壬
迟汝澄
张午
张华
张芳
张明
张涛
张铭
张一民
张大昌
张大英
张文舟
张少庭
张生枝
张开基
张天荣
张天珠
张本安
张永海
张西鼎
张光勃
张世全
张世盖
张廷桂
张志利
张志义
张步云
张步峰
张永政
张希平
张学庸
张松平
张国光
张国良
张国祥
张录增
张群增
张秉彝
张经武
张树芝
张献奎
张恒喜
张晏京
张建芳
张铁山
张福星
张鹤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四)
张德生
张德福
张燕北
陆裕朴
陈华
陈云开
陈少魁
陈光舜
陈先瑞
陈华全
陈希陶
陈郁文
陈国祥
陈效真
陈景藻
陈德冬
陈福江
陈耀汉
郑文甫
郑学田
郑继文
郑联春
庞建业
环克军
范明
范寅斌
范溥渊
苑立家
苑炳福
荀纪明
林治新
林家英
欧阳文
欧阳官
罗铭
罗元发
罗邦杰
罗桂华
罗振宇
罗桢祥
周纪龙
周永顺
周志刚
周茂芹
周虎安
周美华
周悦发
周福元
孟仲仁
姜文涛
宫永丰
项丹
项志毅
赵长伶
赵琦
赵国真
赵传璐
赵庆武
赵连元
赵海奎
赵焕职
封志华
郝岩
郝哲生
胡炜
胡玉连
胡兴茂
胡远春
胡炳云
胡春华
胡德年
胡德利
柳琛
柳静
侯悦
侯锐
侯小保
俄广德
段双泉
段英师
贺龙
贺琪
贺长清
姚光媚
涂通今
高文华
高本宗
高再禄
高洪举
高维嵩
高增全
郭鹞
郭建中
郭道仁
郭祖超
郭晓松
郭玺铭
郭敬亭
席汝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五)
唐纬忠
凌空
秦明
袁克服
袁学凯
聂建青
晋希哲
贾军
贾桂武
顾昆
夏毅
夏龙祥
钱树根
徐立树
徐立清
徐兆柱
徐君伍
徐洪学
徐春阳
梁仁芥
梁芝泮
梁培桢
密亚光
章汝达
康立泽
康应中
康志强
阎子庆
阎五福
阎钖文
姬文战
黄祝
黄墀
黄玉发
黄兆提
黄先祥
黄传龙
黄经耀
黄迪菲
黄俊杰
黄耀添
龚兴贵
曹光之
曹步墀
曹晨涛
盛云
常青
常宪平
常福贤
矫永昌
巢振南
温贞祥
温景义
滑俊
富贵华
曾征
曾育生
曾荣新
崔昭雄
程明定
程席珍
彭由
彭德怀
蒋玉山
葛焕标
董自孝
董志忠
董占林
董昌亭
董俊宽
韩克
韩忠
韩祥
韩双增
韩为工
韩东军
韩洪才
韩品连
戚庆伦
惠延年
禇晓朝
靳旺
雷星平
雷致祥
楼文伟
鄢清才
慕明君
蔡用舒
蔡长元
蔡婉通
缪栋
熊发启
熊光焰
潘胜
潘庆然
潘自力
潘念慈
潘铭紫
颜金生
颜祖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
樊秉安
樊培山
黎原
霍智勇
薛峰
薛丹浩
薛克忠
冀廷壁
鞠名达
魏震
魏子卿
魏文建
魏宝锁
魏尚友
人物表
西安市驻军部队未入录人物表
西安市军队院校未入录人物表
西安籍军队人员获荣誉称号及荣立二等功以上人员表
西安军分区系统获荣誉称号及荣立二等功以上人员表
西安市革命烈士英名录
第十一编大事记
先秦
秦汉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夏 金 元
明清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附录
附录一日军飞机轰炸西安记略
日机空袭西安历年损害统计表
附录二西安市军管会成立布告
附录三西安市警备司令部成立布告
附录四西安军民支援抗美援朝记略
后记
您可能喜欢的图书
相关标签
读书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