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地区志
作者:郭鹏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年8月
ISBN 7-80628-957-7
在读
读过
评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豆瓣
网易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搜狐微博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汉中地区地理、文化、卫生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目录
封面
汉中地区志 第四册
图片
清代中医号脉诊断
民国时期的汉中大德医院
医疗教学
疾病检查诊断
汉中地区医院
标枪运动员哈小燕
建设中的汉中体育馆
清代服饰 妇女小脚
高跷
洋县悬台社火
彩莲船
傩舞(端公舞)
端公脸谱
耍龙
撞桥表演
茶艺
花轿娶新
结婚仪式上给公爹公化妆
祭祖
治中民俗国
万寿寺广智塔
清代洋县大爷山崇道观琉璃照壁
万寿寺
城固杨侯院
良马寺
智果寺
净明寺
清末城固古路坝天主教堂
清末汉中天主教党
汉中清真寺
汉中基督教堂
汉中磨子桥道观
汉中天主教堂
古汉台
饮马池三台阁(1968年毁)
天台路立交桥
市区夜景
县城一条街
黎坪风光
南郑县城
南胡秋色
钟楼
张骞广场
桔园
县城一角
蔡伦祠
汉中盆地车尽头汉江黄金峡入口
唐塔
朱鹮
午子山
镇水铁牛
县城鸟瞰
诸葛亮墓
明代万寿塔
武侯祠
县城一条街
汉水之源
汉原禹碑拓片
古宁羌州城门
大安溶洞
千年杏树
古兴州东城门
灵崖寺
略阳县城
巴山人
宋蒿坪寺大铁钟
秀丽巴山
镇巴县城
张良庙(授书楼)
张良庙(拜石亭)
马道碑亭
西洋参
留坝县城
大熊猫
山茱萸
金丝猴
佛坪县城
羚牛
佛坪秦岭鸟瞰
清末汉中府官员
1933年杨虑城(右二)、蔚如、赵寿山飞临汉中
1944年蒋介石、蒋经国在留坝张良庙
1936年12月汉中人民集会志援“西安事变”
1949年12月6日,汉中解放,各界集会欢庆
1968年9月2日,汉中专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
1979年9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去世,汉中各界集会悼念
1993年6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临汉中视察
江泽民题写“兴汉中,奔小康”
江泽民在洋县智果村面视察汉防护林
1996年7月18日,召开地级汉中市暨汉台区成立庆祝大会
庆祝游行
(1)汉中府城门
(2)汉中府城一角
(3)汉中城楼
(4)汉中府文庙大门
(5)汉中府西大街洪如钟石牌坊
(6)汉中茶叶贸易
(6)略阳南山古塔古亭
(7)汉中府署正党(五间厅)
(8)汉中府武庙
(9)略阳县新城南门(清道光8年移建于文家坪)
(10)汉江般运(洋县境内)
(11)汉江黄金峡(船只失事,在灌滩凉晒衣物
(12)汉江边的船只、村庄
(13)洋县古城
第一轮修志成果
2002年12月19日汉中市政府《汉中地区志》初审会议合影
陕西省地区志编纂委员会召开《汉中地区志》终审会(2003年11月5日)
《汉中地区志》终审会议会影
广场夜景
汉中地区志总卷目
汉中地区志目录
卷二十八艺文
附图
第一章著述
第一节古代至民国时期著述
第二节解放后著述
第二章文
第一节记事文选
会议添设佛坪厅治疏
汉南农民状况
改造汉中之急务
现在我才知道“汉中的我”了
川陕革命根据地时期的陕南
第二节散文
汉中对
栈道栽桑记
劝民种麦以济春食记
褒谷地舆说
今栈道说
林木说
栈云峡雨日记(节录)
汉之溯源
为洋水正名
祭陈亡将士文
汉中应长“大树”
第三节碑铭
一、建设类
二、水利碑
三、生态环保碑文
四、禁积弊碑文
五、志人事文
第三章诗词歌谣
第一节古体诗
第二节新体诗
第三节词
第四节歌谣歌词
一、红色(革命)歌谣
二、风情歌谣
三、时政歌谣
四、仪式歌
五、儿歌
六、山歌
七、生活歌
卷二十九医疗卫生
附图
第一章行政管理机构
第二章医疗卫生
第一节医疗机构
一、清代
图29-1 清代中医为病人号脉诊病
二、民国时期
图29-2 民国时的治中大德医院(在今川主庙街)
三、汉中解放后
表29-1 汉中地区1949~1995年卫生技术人员(国家职工)职称统计表 单位:人
第二节重点医疗机构简介
一、地区级医疗机构
图19-3 治中地区医院门诊大楼
图19-4 为病人进行诊断
图29-5 汉中卫校进行人体解剖教学
二、县(市)医疗机构
图29-6 勉县医院门诊楼
图19-7 汉中市传染病医院门诊楼
第三节基层医疗机构
一、区段医院
二、乡(镇)卫生院
三、村卫生所(室)、合作医疗站
四、联合医疗机构、个体医生
表29-2 汉中地区1949~1995年卫和机构、病床、人员数统计表
第三章爱国卫生运动
第一节卫生工作
一、机构
二、开展工作
三、文明卫生城镇建设
第二节卫生宣传教育
第四章卫生防疫
第一节防疫机构
一、民国时期
二、汉中角放后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
一、预防
二、计划免疫
三、病史、病情及防治
表29-3 汉中地区1979~1982年501例白喉的年龄分布表
表29-4 汉中地区1963~1976年钩体病发病统计表
图29-8 华籍美国人国家卫生部顾问痳风病专家马海德来汉中研究痳风病史
第三节食品卫生
图29-9 洋县葡萄糖厂化验人员检验产品卫生质量
第四节劳动卫生
第五节学校卫生
表29-5 汉中地区1985年与1956年学生身高均值比较表
第六节环境卫生
表29-6 汉中地区1950~1995要传染病发病率择年统计表 单位:例数:人发病率:1/10万
第五章地方病防治
第一节机构
一、地县行政管理机构
二、防治机构
第二节防治措施及效果
表19-7 汉中地区1952~1995年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情况择年统计表
第六章妇幼保健
第一节机构
第二节妇女保健
一、普及新法接生
二、母婴保健
三、妇女病防治
表29-9 治中地区1980~1995年妇女“两病”查治选年表
表29-10 汉中地区1970~1995年妇女保健网络及新法接生择年统计表
表29-11 汉中地区1980~1995年妇女病普查普治情况择年统计表
第三节儿童保健
一、保健指导
二、儿童健康检查
三、儿童健康水平
四、国际合作
表29-12 治中地区1980~1995年儿童管理择年统计表
第七章医药科研
第一节科研机构
一、汉中地区医学科学研究所
二、汉中地区中医研究所
三、汉中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四、汉中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第二节科研成果
第八章药政药检
第一节机构
第二节药政管理
第三节药品检验
第九章医学教育
第一节办学形式
图29-10 汉中卫校医疗教学课堂
第二节医学教育机构
一、地区医学教育机构
二、县(市)医学教育机构
卷三十体育
附图
第一章机构及设施
第一节机构
第二节体育设施
图30-1 正在建设中的汉中体育馆
第二章学校体育
第一节幼儿体育
第二节中、小学体育
第三节中专、大学体育课
第三章群众体育
第一节职工体育
图30-2 赛马活动
第二节农民体育
第三节老年体育
第四章竞技体育
第一节体育竞赛
图30-3 群众篮球比赛
图30-4 星光电子仪表厂开展地抛球运动
第二节竞赛成绩
图30-5 亚运会、奥运会妇子标枪冠军哈小燕
图30-6 亚运会赛艇比赛冠军黄晓平
1959~1996年汉中地区田径、游泳运动最高纪录
第三节竞赛队伍
卷三十一民族·宗教
附图
第一章民族
第一节古代部族
第二节汉族
第三节少数民族
图31-1 回族人民代表参政选举
表31-1 汉中地区第四次人口普查民族人口统计表 单位:人
第二章宗教
第一节道教
图31-2 张鲁之女墓(勉县灌子山)
图31-3 清末洋县崇道观(大爷山)琉璃照碑
图31-4 西乡县午子观
图31-5 天台山道观
图31-6 张良庙
治中地区1995年道教活动场所及人员情况表
第二节佛教
图31-7 乾明寺
图31-8 汉中万寿寺广智塔
表31-4 汉中地区1998年佛活动场所及人员情况表
图31-9 智果寺佛经
图31-10 智果寺藏经楼、圣谕碑
图31-11 良马寺觉皇殿
第三节天主教
一、传教
图31-12 清末汉中天主堂
图31-13 今城固古路坝天主教堂
图31-14 清末古路坝教堂
二、历任主教
三、主要活动
图31-15 清末民初在汉中拍摄了大量照片史料的意大利神父南怀谦(左)
四、重要事件
表31-5 汉中地区天主教1995年活动场所及人员情况表
第四节基督教
图13-16 汉中基督教堂
表31-6 汉中地区1995年基督教活动场所及人员情况表
第五节伊斯兰教
图31-17 西乡鹿龄寺碑
图31-18 西乡县鹿龄寺
图31-19 鹿龄寺重建碑
表31-7 汉中地区1995年伊斯兰教活动场所及人员情况表
第六节宗教管理
一、管理机构及概况
二、管理工作
卷三十二风俗·方言
附图
第一章风俗
第一节时令习俗
图32-1 春节耍龙、采莲船、高跷
图32-2 正月十五朝山拜佛(民国时)
第二节衣食住行习俗
一、衣饰
图32-3 清末汉中人服饰、妇女小脚
二、饮食
图32-4 民国时大街饭馆
图32-5 民国时街头饮食担、洗染招徕
图32-46 街头卖菜小摊
三、居住
图32-7 民国时汉中富户庄院
图32-图 民国时贫苦农民住房
四、出行
第三节生育婚嫁丧葬习俗
一、生育
二、婚嫁
图32-9 娶亲(民间时)
三、丧葬
图32-10 送葬
图32-11 周年祭奠亡灵
第四节生产贸易习俗
一、生产
图32-12 粮食加工
图32-13 粮食加工
图32-14 守山号棚
图32-15 用抬枪打猎
二、贸易
图32-16 民国时汉中街道集市
图32-17 民国时汉中东门桥庙会
第五节民间信仰
一、崇拜信仰
图32-18 清有民间土地神、龙王神小庙
二、巫术
三、禁忌
第六节民间杂艺习俗
图32-19 民间杂耍艺人(民国时)
图32-20 清末汉中杂技
第七节少数民族习俗
第八节陋习歪风
附录一:清嘉庆《汉南续修郡志·风俗》
图32-21 清末妇女小脚
附录二:清嘉庆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山内风土》
第二章方言
第一节语音
一、声韵调总表
图32-22 声母特点图
图32-23 韵母特点图
图32-24 古入声今调图
二、11个方言点的声韵母系统
三、北就话前后鼻韵
第二节词汇
第三节语法
一、十一处语法例句对照表
二、汉中地区方言构词及名法特点
卷三十三人物
附图
第一章汉中籍人物传
褒姒
注
邓公
杨王孙
按:
张骞
图33-1 张骞塑像
图33-2 张骞纪念馆
图33-3 张骞墓
图33-4 张骞通西域路线图
李法
李郃
李固
图33-5 李固墓
李燮
祝龟
赵琰
范柏年
武兴王杨氏
杨乾运
赵文表
法照
图33-6 净土宗四祖法照像
李孟
田九成
吴伟
杨洪
王信
张羽
朱绶
常中俦
李遇知
马鸣(騄)
张凤翮
吉孔嘉
黄玉铉
张勇
康泰
岳震川
刘天宠
童颜舒
高建瓴 高万鹏 高士鹏 高杞
李国瀛 李蔚霖
史兆熊
李文敏
图33-7 李文敏书法
高彦发
李荣栋 刘长海
陈才芳
图33-8 陈才芳墓志铭
图33-9 陈才芳著《思痛录》
王榘
王举之
王有家
张俊彦 康炳熙
朱存诚
图33-10 朱存诚书法作品
张肇基
汪世衡
康宝忠
姚守先
朱兆琼
何挺颖
图33-11 何挺颖
图33-12 何挺颖记念碑
陈俞廷
阎灵初
刘秉钧
陈浅伦
图33-13陈浅伦
程德章
图33-14 程德章
王辛德
图33-15 王辛德
陈瘦娃
陈锦章
图33-16 陈锦章
陈文华
33-17图 陈文华
陈庆五
图33-18 陈庆五
陈小平
图33-19 陈小平
偶彦民
图33-20 偶彦民
蒲海水
王朴公
尚辛友
图33-21 尚辛友
薛祥绥
图33-22 薛祥绥
刘彩凤
图33-23 刘彩凤
蓝培原
廖左明
图33-24 谬左明
刘百泉
图33-25 刘百泉
哈德成
图33-26 哈德成
安汉
图33-27 安汉
李自立
罗煜
傅鹤峰
图33-28 傅鹤峰
陈五峰
徐泽生
陈迈子
陈次石
刘甲三
熊文涛
图33-29 熊文涛
刘宝锷
康耀辰
谢佐民
孙鸿
刘次枫
图33-30 刘次枫
王清源
胡遽然
江隆基
图33-31 江隆基
何挺杰
樊绶珊
刘宝濂 刘恩荫
张叔亮
孙丘园
党积龄
金礼仁
阎伯松
龙文
何锐
图33-32 何锐
黎琴南
秦显文
李霞波
沙兆豫
龚逢春
李圣学
图33-33 李圣学
何挺毅
李白瑜
图33-34 郭沫若为李白瑜瓦凿砚题诗
刘国楠
图33-35 刘国楠
方济众
图33-36 方济众
张子述
钟明锋
邹有福
何寄梅
余洪远
图33-37 余洪远墓
李之实
彭辉
郑福荣
张养吾
图33-38 张养吾
第二章外籍人物行状实录
刘邦 萧何 韩信
图33-38 汉王刘邦
图33-39 汉中拜将坛韩信塑像
图33-40 汉中拜将坛萧何塑像
延岑 刘嘉
张修
张鲁
曹操
刘备
诸葛亮 魏延
图33-41 诸葛亮像
图33-42 魏延墓前石马
图33-43 虎头桥
王平
张光
刘秀之
邢峦 傅竖眼
兰钦
严震 马勋 严砺
李绛 温造
文同
图33-44 文同画竹
吴玠 吴璘
刘子羽
杨政
张浚
杨从义
图33-45 杨从义墓
虞允文
李蘩
晏袤
吴曦
安丙 杨巨源 李好义
图33-46 安丙生祠碑
吴忠嗣
陆游
图33-47 受国诗人陆游像
图33-48 陆游纪念馆(南湖)
图33-49 全国政协副主席楚图南题字
高稼
曹友闻
赛音普化
蒲庸
费震
方孝孺
图33-50 方孝孺像
图33-50 汉中文才孺祠党(民国时)
张仕隆
徐汝正
贾汉复
刘泽霖
滕天绶
刘棨
王穆
王行俭
周明球
班逢扬
严如熤
许缙
徐普
郭晓舞
阮贞豫
王世镗
图33-52 王世镗
李艮
王三春
张宝麟
智澄
图33-53 智澄
图33-54 西北儿童教养院第五届毕业生纪念照
孙宗复 祝绍周
马含真
李宗仁
侯忠业
第三章人物表
古代封于汉中的王、侯、公人物表
汉中古代进士名表
汉中地区革命烈士名表
汉中地区有突出贡献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津贴人员名录(1995年前)
汉中地区各系统1995年正高级职称人员名录
卷三十四县市概况
附图
汉中市
图34-1 汉中市北街口
图34-2 汉中钟楼
图34-3 古汉台
南郑县
图34-4 南郑县城周家坪一条街
图34-5 南湖风光
图34-6 南郑县红庙荼场
城固县
图34-7 城固县城一角
图34-8 城固钟楼
图34-9 城固柑橘
图34-10 张骞塑像
勉县
图34-11 勉县县城
图34-12 武侯(诸葛亮)墓
图34-13 万寿塔
洋县
图34-14 洋县县城文明街
图34-15 洋县唐塔
图3416 朱鹮
图34-17 蔡伦墓
西乡县
图34-18 西乡县城一角
图34-19 午子山道观
图34-20 铁牛镇水(西乡县河堤上)
宁强县
图34-21 宁强县城一角
图34-22 宁强古城门
图34-23 汉水源头
镇巴县
图34-24 镇巴县城
图34-25 巴山石林
图34-26 镇巴县革命烈士纪念塔
略阳县
图34-27 略阳县城
图37-28 古兴州东门
图34-29 灵崖寺
留坝县
图34-30 留坝县城
图34-31 张良庙
图34-32 西洋参
佛坪县
图34-33 佛坪县城
图34-34 佛坪老县城佛爷庙的石佛像(县由此得名)
图34-35 佛坪大熊猫
卷三十五地方志
附图
第一章方志编纂
第一节机构
第二节方域志
一、府(州、郡)志
图35-1 民国初重刻嘉庆《汉南续修郡志》
二、县(市)志
图35-2 民国《续修南郑县志》及校注本
图35-3 新编《南郑县志》
图35-4 新编《汉中市志》
图35-5 新编《勉县志》
图35-6 新编《略阳县志》
图35-7 宁羌旧志
图35-8 新编《宁强县志》
图35-9 新编《留坝县志》
图35-10 清光绪四年重刻康熙《城固县志》
图35-11 新编《城固县志》
图35-12 黎锦熙撰《方志今议》
图35-13 民国《志固县志》征订单
图35-14 清光绪《洋县志》
图35-15 新编《洋县志》
图35-16 清光绪《佛坪厅志》(1986年点校本)
图35-17 新编《佛坪县志》
图35-18 新编《西乡县志》
图35-19 新编《镇巴县专》
表35-1汉中地区各县(市)新编地方志一览表
第三节专志
图35-20 清代《忠武侯祠墓志》
图35-21 清《褒谷古迹辑略》
图图35-22《褒谷古迹辑略校注》
图图35-23 《汉中地理志》
图35-24 新编专业志
第四节年鉴
图35-25《汉中年鉴》创刊号
第五节旧志主修人员选介
图35-26 常璩塑像(四川崇州市)
图35-27 薛祥绥
第二章方志整理与研究
第一节旧志整理与重印
一、方志重印
二、旧志整理
第二节方志研究
一、民国及基以前的方志研究
二、解放后的方志研究
第三章编纂管理
第一节组织实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
图35-28 汉中市地方志工作会议
二、制订志书编纂方案,
三、召开有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编志动员会,
四、各部门上采编组收集资料,
五、各县(市)志稿经县(市)政府初审
第二节业务培训指导
第三节审稿
图35-29 汉中市政府初审《汉中地区志》会议
图35-30 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终审《汉中地区志》会议
第四节职称评定
第四章旧志序言选辑
嘉靖《汉中府志》序
顺治《汉中府志》序
康熙《汉南郡志》序
嘉庆《汉南续修郡志》序
嘉庆《汉南续修群志》序
民国《重刻汉中府志》序
乾隆《面郑县志》序
民国《重修南郑县志》序
清道光《褒城县志》序
明嘉靖《略阳县导》序(节录)
清道光《重修略阳县志》序(节录)
明万历《重修宁羌州志》序(节录)
明嘉靖《城固县志》序
清顺治《重修西乡县志》序 (节录)
清康熙《重修西乡县志》序(节录)
清康熙《西乡县志》序(节录)
清道光《重修西乡县志》序(节录)
明隆庆《洋县志》序(节录)
清康熙《洋县志》序(节录)
清康熙《洋县志》序(节录)
清光绪《洋县志》序(节录)
创修佛评厅志序(节录)
创修定远厅志序(节录)
附:《汉中府志》赘语
卷三十六大事记
附图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
秦
西汉 新
东汉
三国
西晋
东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北宋
南宋
蒙古·元
明
清
图36-1 清末陕安道台黄诰与他的卫士们
中华民国
图36-2 声虎城莅临汉中
图36-3 1936年12月,汉中人民集会志援“西安事变”
图蒋介石与其子蒋经国在留坝张良庙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图36-5治中解放报道
6-6 治中各界庆祝西北军政委员会暨陕西省府成立大会
图36-7 汉中解放庆祝大会
图36-8 汉中各界欢庆解放
图36-9 抗美援朝战头英雄杨育才
图36-10公私合营宣传活动
图36-11 汉江大桥通车典礼
图36-12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大字报
图36-13 汉中志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北校场)
图36-14 “彻底砸烂公检法”大会
图36-15 汉中人民悼念毛泽东逝世大会(北校场)
图36-16 揭批“四人帮”罪行大会
图36-17 杨静仁副总理慰问灾民
图36-18 万里、李鹏来汉中视察
图36-19 日本书道代表团来汉参观石门摩崖石刻展览并题词
图36-20 陈慕华来汉中考察
图36-21 勉县出土汉江乳齿象化石
图36-22 李瑞环(中)在汉中考察
图36-23 陈俊生考察来汉中考察
图36-24 崔兴亭率团出访日本,受至热情欢迎
图36-25 江泽民来汉视察
图36-26 陆游国际学术研讨会
图36-27 陆游纪念馆落成
图36-28 日本代表团在汉中兴元湖公园栽植友好树
图36-29 国各委员宋健在汉中考察
图36-30 1996年7月18日地级汉中市暨汉台区成立庆祝大会
图36-31 庆祝大会游行队伍
图36-32 首任中共汉市委书记张保庆在汉中成立大会上
附录
一.红四方面军经陕入川经过(节录)
二.川陕革命根据地陕南苏区行政区划
三.汉中解放经过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南郑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布告
五.宁强县反右派斗争亲历记
六.宁强县“大跃进”概况
七.宁强县农村大办食堂纪实
八.关于宁强县春荒问题的检查报告(节录)
九.关于动员全区党员关心人民生活的一封信
十.汉中“三线”建设纪略
十一.汉中地区“文化大革命”纪略
图37-1 游行队伍(汉中城民主街)
图37-2 被炸毁的汉中汽车运输公司大楼
图37-3 汉中专区革命委员会成立
图37-4 欢呼毛主席“最新指示”发表游行
图37-5 持毛主席画像田间劳动
十二.中共汉中地委关于目前落实农村经济政策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
十三.国务院批转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审批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加强保护管理请示的通知
十四.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撤销汉中地区设立地级汉中市的批复
十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汉中地区设立地级汉中市的通知
十六.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关于《汉中地区志》通过终审的决定
编后记
主编郭鹏在《汉中地区志》终审会上汇报编纂情况
《汉中地区志》提供资料、总纂初稿的单位及人员
版权页
您可能喜欢的图书
相关标签
读书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