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镇志
作者:张新根 朱国铭 范之敏 薛天烈
出版社:方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3月
ISBN 7-80192-156-9
在读
读过
评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豆瓣
网易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搜狐微博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镇的自然、政治、经济、社会、卫生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目录
封面
下沙镇志
版权页
图片
上海市南汇县下沙镇地理位置图
下沙镇政区图
1998年10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左二)等领导在中共南汇县委副书记陈德昌(左三)陪同下,视察上海锦美玫瑰种植有限公司
1990年10月15日,张爱萍、洪学智和著名画家等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康金梅个人画展上与康金梅合影。
1984年6月19日,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副部长周化明(右四)等领导视察下沙木螺钉一厂
1984年11月14日,国家卫生部副部长陈敏章(左一)到下沙乡卫生院进行视察和调查研究并讲话
1981年4月,上海市副市长杨恺(右二)视察下沙木螺钉一厂
1999年9月,巴林国农业大臣(右二)在下沙镇考察上海锦美玫瑰种植有限公司
下沙镇人民政府机关大院
中共下沙镇委员会、下沙镇人民代表大会、下沙镇人民政府领导成员
2002年1月,中共下沙镇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召开
2002年1月,下沙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水稻、金沙糯
机械化收割
棉花
油菜
蔬菜薄膜大棚
花卉、盆景基地
上海锦美玫瑰种植有限公司的玫瑰花基地
罗汉松
大阪松
下沙镇供港猪场
瘦肉型猪
奶牛场
养鹿场
上海大正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有限公司饲养的大正皇鸽
养鸭场
鱼塘
美国鮰鱼
上海大中生物种苗有限公司培殖的虫草
上海外贸下沙联营木螺钉一厂
上海金东线缆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莎丝莉服装有限公司
上海丽正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上泵(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波蜜食品有限公司
上海外贸联营下沙电镀厂
上海格德道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汪洋纸业有限公司
上海大中建筑材料总厂
电子产品
红木家具
压力容器
木螺钉系列产品
飞虎油漆
童车
服装
波蜜食品
下沙集市贸易市场
超市一角
下沙烧卖
中国农业银行康桥支行下沙营业所
下沙信用合作社
南汇邮政局下沙支局
南汇电信局下沙分局
咸塘港
沪南公路
沈杜公路
村级主干道路
下沙集镇新街
鹤立西路
下沙集镇古街、形成于北宋后期
沈庄集镇古街,形成于明代
农民新居
居民新居
庭院绿化
桃园新村一角
三峡库区移民新居
“鹤沙仙境”公墓
农民旧居
下沙中学
下沙镇中心小学
下沙镇中心幼儿园
下沙镇成人学校
幼儿舞蹈表演
少年军乐队
中学生文艺演出
下沙镇卫生院门诊大楼、病房大楼
上海瑞金医院教授吴云林在下沙镇卫生院操作电子胃镜
著名中医儿科副主任医师杨季藩在诊治疾病
村卫生所
乡村医生在为病人作检查
油画《金色的黄昏》(1983年作)。作者:康金梅
套色木刻《故乡之四》(1996年获得第十三届全国版画展银奖)作者:金祥龙
油画《百岁老人苏局仙》。作者:苏大钧
书法(两幅)。作者:夏炎光
篆刻。作者:苏大钧
下沙镇机关退休老干部李企榕手抄的《红楼梦》等古典名著
下沙镇娱乐中心
下沙镇图书馆
下沙镇合唱队在演出
腰鼓舞
下沙镇农民运动会入场式
傅雷故居
1998年11月7日,傅雷之子傅聪(前右二)、傅敏(前右一)在下沙镇镇长阮月良(前右四)陪同下回故居
储家楼(清代)
王家楼(清代)
王家楼马鞍大水桥
沈庄集镇朱氏古宅楼(清代)
下沙集镇刘式训的法式楼房
沉香村康宅仪门
清代户对(石鼓)
沈庄集镇永济桥(清代)
飞桥村长春桥(清代)
下沙集镇众安桥(元代)桥墩
鹤坡塘
参天银杏
百年基榆
百年腊梅
唐代古石窗棂(收藏品)
奇石(收藏品)
古籍
明代汉白玉石雕(收藏品)
明代梅花杯(收藏品)
清代粉彩四季花纹碟(收藏品)
下沙镇敬老院
农村健身苑
《下沙镇志》编写组人员
编纂人员名录
凡例
目录
序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自然环境
第一节成陆
第二节境域
第三节地质 土壤 植被
一、地质
二、土壤
三、植被
第四节资源
一、植物资源
二、动物资源
第五节水系 潮汛
一、水系
二、潮汛
第六节气候
一、四季
二、气温
三、雨量
四、日照
五、风
六、无霜期 降雪
七、雷暴
第七节自然灾害
第二章建置
第一节建置沿革
一、清代及清代以前时期(713年~1911年)
二、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
三、解放后建置(1949年~2002年7月)
第二节集镇与行政村概况
一、下沙集镇
二、沈庄集镇
三、飞桥村
四、沙东村
五、储楼村
六、王楼村
七、沉香村
八、白墙村
九、沿江村
十、沙北村
十一、沈庄村
十二、梅园村
十三、大桥村
十四、牌楼村
十五、谈弄村
十六、长浜村
十七、果园村
十八、街道居民委员会
第三节地名小考
一、沈庄
二、张家老宅
三、瞿家砖场
四、猪婆潭
五、陈家低场
六、染店宅
七、野鸭潭
八、布庄宅
九、典当宅
十、木行宅
十一、缸甏铺
十二、孙家梅园
十三、油车宅(窑墩、磨子宅)
十四、卖盐港
十五、王家厍
十六、王家刷布场(盐仓基)
十七、华家白墙
十八、胡家井(胡家井亭、胡家井头)
十九、吃素瞿家宅
二十、叫化谈家宅
二十一、长浜宅
二十二、捣家宅
二十三、东三店与西三店
二十四、谈家弄
二十五、三角场
二十六、谈家大宅
二十七、沈家夏苗洞
二十八、钱家驳岸
二十九、东沈家宅
三十、四洼(划)洋
第三章人口
第一节人口迁徙
一、迁入
二、迁出
三、人口流动
第二节户籍人口
一、人口数量
二、人口密度
第三节人口结构
一、性别构成
二、年龄构成
三、文化构成
四、婚姻构成
五、职业构成
六、民族构成
七、姓氏构成
第四节计划生育工作
一、组织机构
二、政策措施
三、节育措施
四、工作措施
第五节人寿
一、平均期望寿命
二、高龄老人
附录
第四章政党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
一、组织沿革
二、中共下沙镇(人民公社、乡)历次代表大会
三、组织发展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活动
五、中共下沙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其工作
六、中共下沙镇党校及其工作
七、中共下沙镇(区、人民公社、乡)委员会领导名录
附录
第二节中国国民党基层组织
第五章政权
第一节行政机构
一、清代及清代以前时期的行政机构(713年~1911年)
二、民国时期的行政机构(1912年~1949年9月30日)
三、解放初期的行政机构(1949年5月14日~1957年)
四、人民公社时期的行政机构(1958年~1979年)
五、改革开放后的行政机构(1980年~2002年7月)
第二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节下沙镇(区、人民公社、乡)领导人名录
一、下沙镇(办事处、区、人民公社、乡)领导人名录
二、下沙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名录
附录
第六章群众团体 社会团体
第一节工会
一、工会组织
二、工会工作
第二节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一、共青团组织
二、共青团工作
第三节妇女联合会
一、妇联组织
二、妇联工作
第四节中国少年先锋队
第五节个体劳动者协会下沙分会
第六节其他团体
一、农民协会
二、贫下中农协会
三、下沙区渔民协会
四、中苏友好协会下沙区分会
五、下沙地区工商业联合会
六、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七、南汇县花卉盆景协会下沙镇分会
八、下沙镇商会
第七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节组织机构
第二节精神文明教育活动
一、文明市民教育活动
二、献爱心活动
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四、学先进、学英雄活动
五、破除迷信、崇尚科学教育活动
第三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一、文明单位创建
二、文明村创建
三、“百件好事”评选
四、卫生村创建
五、五好文明家庭创建
第八章治安 司法
第一节治安
一、旧警活动
二、人民公安工作
三、治安机构
四、户政管理
第二节司法
一、民事调解
二、法律服务
三、普法教育
四、信访
第九章军事
第一节旧军事武装
一、驻军
二、地方武装
第二节人民武装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二、驻防
三、人民武装部
第三节民兵
一、组织沿革
二、组织建设
三、政治建设
四、军事训练
第四节兵役
一、募兵制
二、志愿兵役制
三、义务兵役制
四、预备役兵役制
第十章革命斗争纪实
第一节抗倭斗争
一、少林僧血战下沙
二、沈维锜设计歼倭寇
三、行反间计擒贼首
第二节渔民抗税及反抗日本侵略斗争
一、渔民抗税斗争
二、智救妇女脱魔爪
三、截击日、伪警
四、夜袭伪自卫队团部
五、击毙横田
六、破坏日本侵略军通讯
七、智杀日本侵略军、惩戒汉奸
八、雪夜锄奸
九、借“道场”歼敌伪
十、西毛宅夜战顽军
十一、烂缺口痛击匪军
十二、夜除伪镇长
十三、抗日勇士李金根
十四、张杏秋喋血除奸
第三节人民解放斗争
一、敌筵歼匪警
二、入虎穴缴枪
三、筹军粮 除恶霸
四、处决敌密探
五、反涨价 反饥饿
第四节镇压反革命斗争
一、镇压王炳泉
二、镇压闵照林
第十一章种植业
第一节生产关系变革
一、封建土地所有制
二、解放后生产关系变革
第二节耕作制度
第三节农机 农具
一、耕作机械
二、收割机械
三、植保机械
四、加工机械
第四节肥料
一、有机肥料
二、无机肥料
第五节良种推广
一、水稻品种
二、三麦品种
三、棉花品种
四、油菜品种
五、豆类品种
六、其他品种
第六节植物保护
一、农作物主要病虫害
二、病虫害防治
第七节粮食 棉花 油菜
一、水稻
二、三麦
三、棉花
四、油菜
五、其他油料作物
六、杂粮
第八节蔬菜 瓜果 食用菌
一、蔬菜
二、瓜果
三、食用菌
第九节林木 绿化
一、植树绿化
二、果树
三、花卉 苗木
第十节其他种植
一、香料种植
二、野生采集
第十一节农业管理与服务
一、经营管理
二、服务体系
第十二节种植业企业选介
一、南汇县下沙镇蔬菜园艺场
二、下沙特种作物实验场
三、上海南汇下沙蔬菜种苗场
四、下沙镇苗圃
五、上海锦美玫瑰种植有限公司
六、上海大地园艺种苗有限公司
七、上海大中花木有限公司
八、上海浦艺树桩盆景研究所
第十二章养殖业
第一节畜、禽饲养
一、养猪
二、养牛
三、养羊
四、养鸡
五、养鸭
六、养兔
七、养蜂
八、养水貂
九、养鸽
十、养鹅与鹌鹑
第二节养殖业的科技推广
一、良种培育
二、疫病防治
三、饲料加工
第三节水产业
一、渔业资源
二、内河捕捞
三、内河养殖
四、河蚌育珠
第四节水产养殖队、场
一、下沙水产大队
二、南汇水产养殖场
第五节管理与服务
一、管理机构
二、经营机制
三、服务体系
第十三章水利
第一节境内河道
一、主要河道
二、其他干流
第二节水利建设
一、解放前的水利工程
二、解放后水利工程
第三节农田灌溉
一、“三车”灌溉
二、机电灌溉
第四节农田改造
第十四章工业
第一节解放前的工业
第二节对私营工业及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对私营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节多种经济成分工业
一、发展概况
二、镇(人民公社、乡)办工业
三、村(生产大队)办工业
四、村民小组(生产队)办工业
五、私营工业
六、“三资”工业
七、工业园区
第四节出口创汇与名优产品
一、出口创汇
二、名优产品
第五节管理机构与经营机制
一、管理机构
二、经营机制
第六节工业企业选介
一、镇村企业
二、市、县属企业
第十五章商业
第一节历史沿革
一、清代及清代以前的商业
二、民国时期的商业
第二节多种经济成分的商业
一、供销合作社
二、国营商业
三、合作商业
四、农村商店
五、个体商业
第三节商品流通
一、粮油购销
二、棉花统购
三、猪、禽、蛋购销
四、土畜产品收购
五、废旧物资回收
六、生产资料销售
七、蔬菜与食用菌销售
第四节饮食服务业
一、旅馆
二、饭店 酒家 点心店
三、茶馆
四、理发店
五、浴室
六、照相馆
七、纯水商店
第五节集市贸易
一、下沙庙会
二、下沙集贸市场
三、沿江集贸市场
四、沈庄集贸市场
五、蔬果批发市场
第六节商业企业选介
一、华峰商场
二、上海三阳泰食品有限公司
附录
第十六章交通 邮电
第一节交通运输
一、水上运输
二、陆上运输
三、交通管理
第二节邮政 电信
一、机构设置
二、邮政业务
三、电信业务
第十七章财税 金融
第一节财税
一、财政
二、税收
第二节金融
一、解放前的金融
二、解放后的金融机构
三、解放后的金融业务
第十八章镇村建设
第一节集镇建设
一、下沙集镇
二、沈庄集镇
第二节乡村建设
一、道路与桥梁建设
二、农村建房
三、农村用水
四、农村用电
第三节建筑业
一、下沙修建队
二、村修建队
第四节房地产业
第五节土地管理
一、地籍管理
二、用地管理
第六节环境保护
一、粪便管理
二、垃圾处置
三、河道清理
四、污染监测
第十九章教育
第一节义塾 私塾
一、鹤沙义塾
二、私塾
第二节幼儿教育
一、发展概况
二、教育与教学
第三节小学教育
一、教育概况
二、教育与教学
第四节中学教育
一、发展概况
二、教育与教学
第五节成人教育
第六节教育管理与经费
一、管理体制
二、教育经费
第七节名师
一、朱霖(1879~1961)
二、浦麟仙(1911.11~)
第八节主要学校简介
一、下沙镇中心幼儿园
二、下沙镇中心小学
三、储楼小学
四、王楼小学
五、长浜小学
六、大桥小学
七、谈弄小学
八、牌楼小学
九、白墙小学
十、沉香小学
十一、沙北小学
十二、沙东小学
十三、飞桥小学
十四、梅园小学
十五、沿江小学
十六、沈庄小学
十七、沈庄街小学
十八、鹤东小学
十九、大中砖瓦厂工人子弟小学
二十、为民小学
二十一、东方红小学
二十二、南汇县下沙中学
二十三、下沙中学沈庄分校
二十四、下沙中学储楼分校
二十五、下沙中学牌楼分校
二十六、下沙农业中学
二十七、生产大队农业中学
二十八、下沙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
二十九、大中砖瓦厂职工业余学校
三十、上海财经大学浦东函授站
第二十章文化
第一节管理机构 文化设施
一、管理机构
二、文化设施
三、有线广播 电视
第二节地方文化
一、盐文化
二、鹤文化
三、志书及其他书籍
四、家谱
五、著作
第三节民间文艺
一、民间歌曲
二、民间曲艺
三、民间戏剧
四、民间器乐
五、民间舞蹈
六、民间工艺
第四节群众文化
一、业余文化团体
二、群众文化生活
三、书画摄影
四、文化交流
第五节获奖节目选载
一、表演唱《敲门球》
二、表演唱《看花灯》
三、上海说唱《双脱手》
第六节传说 奇闻 轶事
一、传说
二、奇闻
三、轶事
第七节胜迹
一、鹤沙考略
二、鹤沙八景
三、古遗址
四、古园林
五、楼宅
六、古石坊
七、古墓
八、古树
九、古桥
第二十一章医疗卫生
第一节医疗机构
一、私人诊所
二、私医局
三、药铺
四、联合诊所
五、下沙镇(人民公社、乡)卫生院
六、卫生室
七、医务室
第二节疾病防治
一、血吸虫病防治
二、血丝虫病防治
三、钩虫病防治
四、“灭十病”运动
五、肺结核病防治
六、传染性肝炎防治
七、其他疾病防治
第三节卫生保健
一、妇女保健
二、儿童保健
三、初级卫生保健
第四节公共卫生
一、环境卫生
二、饮水卫生
三、食品卫生
第五节名医
第二十二章体育
第一节管理机构与设施
一、机构设置
二、体育设施
第二节群众体育
一、民间武术
二、农村体育
三、职工体育
四、社会体育
第三节学校体育
一、中学体育
二、小学体育
三、幼儿体育
第二十三章民政 劳动就业 社会保障
第一节民政
一、优抚安置
二、婚姻登记
三、村级民主建设
四、扶贫济团
五、福利生产
六、老龄工作
七、残疾人工作
八、殡葬管理
第二节劳动就业
一、劳动力管理
二、劳动保护
三、工资 奖金
四、知识青年下乡与安置
五、知识青年支边、支内与安置
六、下放工人安置
第三节社会保障
一、社会救助
二、养老保险
三、医疗保障
四、失业保险
第二十四章社会生活
第一节人民生活
一、衣
二、食
三、住
四、行
五、照明
六、用
第二节风俗
一、节庆 庙会
二、婚嫁习俗 婚姻形式
三、称谓
四、喜庆
五、丧葬 祭祀
第三节陋习 迷信
一、陋习
二、迷信
三、迷信品
四、“五通”及其他
第四节宗教
一、佛教
二、道教
三、伊斯兰教
四、天主教
五、基督教
六、宗教场所
第五节方言 俗语
一、俗语 歇后语 谚语
二、方言 俚语 隐语
三、习惯语及其他
第二十五章人物
第一节革命烈士
一、革命烈士传略
周世连
吴新根
徐学文
孙利华
二、革命烈士名录(以牺牲先后为序)
陈才清
黄锡庆
吴根新
周金根
洪纪生
蔡金松
樊伯才
周连根
陈月泉
周万坤
倪冬生
蒋新根
蔡永根
王金炎
汪迪才
汪银春
胡德生
陈荣尔
阮林荣
顾云清
陶洪生
刘菊根
谈财根
钱庆泉
王三保
储永林
陈文荣
朱全福
张东林
傅敬林
徐德根
沈志根
钱根荣
沈雪林
张锦熙
储国章
黄才根
徐根龙
何玉安
第二节地方人物
一、古代人物
王迪
吴潜
鲍廉
瞿榆维
瞿霆发
施之和
谈伦
王佐
储昱
朱莱
王文炳
王光祖
华秉中
朱正色
吴省钦
吴省兰
王肃
赵孟頫
杨瑀
何敬德
王守信
朱允
王祐
谈田
朱正中
王柱
朱锦
王大绶
刘天骐
王憺
胡惠中
石朝仁
朱凤洲
俞大贞
刘作铭
孙邦艾
谈元春
金鉴
二、近代人物
刘式训
刘式金
胡鸿烈
王麟书
杨伯藩
王荫槐
沈奇生
王燧之
三、现代人物
刘兰荪
刘巧生
潘德明
王士孚
朱炎圻
胡善言
王俊发
夏炎光
陈应时
傅聪
傅敏
第三节翻译家傅雷
一、傅雷简介
二、傅雷轶事
三、《傅雷译文集》目录
附录
第二十六章下沙盐场
第一节盐业概况
一、盐场境域
二、盐场建制
三、盐业兴衰
四、制盐技术
五、盐课和赋税
六、盐民劳作与生活
七、《熬波图》序并图
八、盐业轶事
九、盐场有关知识
第二节下沙盐场使
第三节瞿氏世家
一、瞿氏庄园
二、五代盐官
三、办学堂 兴义举
四、建寺庙 参禅问道
五、瞿家没落
第二十七章专记
一、下沙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初期纪略
二、金沙糯的开发与推广
三、手抄名著 古稀不缀
四、安置“三峡库区移民”纪实
附录
后记
您可能喜欢的图书
相关标签
读书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