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城镇志
作者:郭也平
出版社:方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年7月
ISBN 7-80192-568-8
在读
读过
评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豆瓣
网易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搜狐微博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镇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目录
封面
泥城镇志
版权页
图片
上海市南汇县泥城镇地理位置图
泥城镇政区图
2001年8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在南汇县县长白文华等陪同下视察泥城水利工程建设。
1999年9月14日,政协上海市委员会副主席谢丽娟一行来泥城镇进行市级卫生城镇检查。
1979年12月,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发布国务院嘉奖令,嘉奖南汇县泥城人民公社。
1979年泥城人民公社被评为上海市模范集体。
泥城镇人民政府机关。
2002年1月9日,中共泥城镇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2002年1月27日,泥城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中共泥城镇委员会、泥城镇人民代表大会、泥城镇人民政府成员合影。
泥城镇镇区全景图。
上海顶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恩城服装有限公司。
上海雪狐制衣厂。
上海明霞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恩城服装有限公司服装生产线及其产品。
人民船舶辅件厂生产的分油机单元产品。
泥城起重工具厂生产的立、卧式系列千斤顶。
棉花。
麦子。
油菜。
水稻选种(1977年)。
高粱。
野猫瓜。
柿子。
西瓜。
甜瓜。
蔬菜大棚。
貂。
榔头鸭。
长毛兔。
食用蜗牛。
海水产品。
内河水产品。
村民委员会。
村卫生所。
绿化苗圃。
人民港镇区段。
1993年建成通车的南芦公路。
河道保洁。
河道疏浚。
泥城中心幼儿园。
电脑房。
泥城中心小学。
泥城中学。
泥城镇成人学校。
泥城影剧院。
农民运动会暨文化艺术节开幕式。
“四新”教育文艺巡回展演。
传统文艺——江南丝竹。
泥城镇社会保障中心。
泥城健身苑。
泥城敬老院。
泥城镇政府领导慰问驻军子弟兵。
驻军子弟兵支农。
军民舞龙队。
民兵训练。
法制宣传演出。
美芦苑。
农民新村。
人民村商务楼。
三峡移民住宅房。
海之苑酒店。
香曲拉度假村。
超市。
集市贸易市场。
新华社区书苑。
泥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保卫二中”旧址。
泥城暴动旗帜。
泥城暴动使用过的部分武器。
泥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展厅外景。
泥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展厅内景。
红军布告。
红旗日报。
净心庵。
百年古井。
百年古树——大叶榉。
建于1899年(清光绪25年)老屋。
朱力生书。
裘飞跃书。
顾锦标画。
吴才珺书。
吴才珺书。
泥城镇2003年经济工作会议。
建设中的浦东铁路。
泥城招商中心。
临港新城投资有限公司。
泥城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沪芦高速公路临港收费站。
22万伏高压输电线路。
建设中的沪芦高速公路五尺沟桥。
泥城镇部分老干部参加《泥城镇志》审稿会议后的合影。
《泥城镇志》编纂人员:前排左起为钮来娟、王兰君(编委主任)、张惠庚(编委副主任) 后排左起为俞正明、郭也平、周勤官。
中国电信泥城营业处。
泥城邮政支局。
泥城税务所。
泥城信用社。
南汇公安分局泥城派出所。
中国农业银行泥城营业所。
泥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泥城医院)。
手术治疗。
医疗咨询。
编纂人员名录
凡例
序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自然环境
第一节成陆 境域
一、成陆
二、境域
第二节地质 地貌
一、地质
二、地貌
第三节土壤 植被
一、土壤
二、植被
第四节气候 自然灾害
一、气候
二、自然灾害
第五节生物资源
一、滩涂资源
二、淡水水产资源
三、动物资源
四、植物资源
第六节河流
一、县级河流
二、镇级河流
三、村级主要河流
第二章建置
第一节建置沿革
一、独立建置前
二、独立建置后
第二节行政区划
一、保区图团甲时期
二、城镇乡自治时期
三、区自治时期
四、乡自治时期
五、区、乡、村建制时期
六、撤村并乡时期
七、农业合作化时期
八、人民公社时期
九、撤社建乡时期
十、镇村制时期
第三节村镇概况
一、泥城集镇
二、人民村
三、公平村
四、苏桥村
五、高桥村
六、兴旺村
七、黄沙村
八、兴隆村
九、千祥村
十、泥城村
十一、横港村
十二、民生村
十三、龙港村
十四、塘角村
十五、泥城镇居民委员会
第四节地名选介
一、塘角嘴
二、中港
三、郭家埭
四、宁波埭
五、小泐脚
六、郭家店
七、横港
八、源发厂
九、泥城
第三章人口
第一节人口状况
一、人口数量
二、人口密度
第二节人口迁徙
一、迁入
二、迁出
第三节人口构成
一、性别构成
二、年龄构成
三、文化构成
四、职业构成
五、民族构成
六、姓氏构成
第四节人口寿命
一、平均期望寿命
二、寿命
第五节计划生育
一、机构及队伍
二、计划生育法规的宣传及落实
第四章政党
第一节解放前的中共组织及活动
一、组织和发展
二、主要活动
第二节解放后中共泥城地区组织与活动
一、组织机构设置与发展
二、历次代表大会
三、中共泥城镇(区、乡、公社)委员会成员名录
附
一、中共各小乡支部、中乡总支、高级社书记、公社营指导员名录
二、中共泥城镇(区、乡、公社)机关支部(总支)书记名录
三、中共各村(大队、工区)、居委支部委员会书记名录
四、中共各企事业单位支部书记名录
第五章政权
第一节机构沿革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
一、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二、人民代表大会领导名录
第三节政府领导人员名录
第四节解放后的政府工作机构
一、工作机构设置
二、政府部门负责人名录
第五节政府主要实事工程
一、1990年~1993年的实事工程
二、1994年~1997年的实事工程
三、1998年~2001年的实事工程
附录
一、解放前泥城地区乡村政权成员名录
二、泥城区建立后,泥城乡、村主要行政领导名录(1950-08~1957-07)
三、泥城区建立后境内其他乡、村主要行政领导名录(1950-08~1957-07)
四、境内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名录(1957-07~1058-09)
五、泥城人民公社初建时各营营长名录(1958-10~1959-04)
六、泥城人民公社各大队大队长名录(1959-05~1984-03)
七、泥城镇(乡)村主任名录(1984-04~2001-07)
第六章泥城地区革命斗争纪实
第一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一、四团除霸
二、泥城小学学生运动
三、蟛蜞庙农民抗租斗争
四、泥城武装暴动
第二节抗日战争时期
一、浦东第一支抗日武装的建立
二、汇角战斗
三、相公殿战斗
四、横河战斗
五、反“清乡”斗争
六、反饥饿、反压迫斗争
七、塘脚反霸斗争
第七章群众团体 社会团体
第一节农民组织
一、农民协会
二、贫下中农协会
第二节工会组织
一、县属单位工会
二、乡镇企业工会
第三节青年组织
一、组织沿革
二、历次代表大会
第四节少年组织
一、中国少年先锋(儿童)队
二、中国少年儿童团
第五节妇女组织
第六节其他群众团体、社会团体
一、老龄委员会
二、红十字会
三、个体劳动者协会
四、残疾人联合会
五、商会
六、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第八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节组织机构
第二节精神文明教育与创建活动
一、文明村、镇创建教育与活动
二、上海市民文明行为教育与活动
三、学英雄、学先进教育与活动
四、革命传统教育与活动
五、破除迷信、崇尚科学教育与活动
第三节精神文明创建成果
一、文明单位
二、南汇县“六杯两标兵”活动优胜单位
三、“五好文明”家庭
四、上海市“十佳”好事
五、上海市廉洁勤政、艰苦创业千件好事
六、南汇县“十佳”好事
七、南汇县“百件”好事
八、南汇县文明路段
九、文明村、镇
十、南汇县文明窗口
十一、南汇县精神文明建设优秀组织者
十二、上海市卫生村
十三、上海市二级卫生镇
附录
一、上海市文明单位标准(摘要)
二、上海市文明镇标准(摘要)
三、上海市文明小区标准(摘要)
四、上海市卫生村标准
五、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标准
六、上海市民“七不”规范
七、南汇县创建文明村十项必备条件(摘要)
第九章治安 司法
第一节治安
一、解放前的治安机构
二、解放后的治安机构与主要工作
三、户藉、交通、消防管理
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五、重大案件
第二节司法
一、司法办公室
二、法庭
三、法律服务所
四、民事调解
五、普法教育
第十章军事
第一节驻军
一、民国时期驻军
二、解放后驻军
第二节兵役
一、解放前的兵役制度
二、解放后的兵役制度
第三节民兵
一、人民武装部
二、民兵
三、拥军爱民
第十一章种植业
第一节生产关系变革
一、封建土地所有制
二、土地改革
三、农业生产互助组
四、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五、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六、人民公社
七、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二节主要农作物
一、粮食作物
二、油料作物
三、棉花
四、蔬菜食用菌瓜果
五、其他
第三节耕作制度变革
一、插种
二、间种
三、套种
四、复种
第四节农业科技
一、品种改良
二、植物保护
三、肥料
四、农机农具
第五节管理和服务
一、管理机构
二、服务机构
第十二章养殖业
第一节管理机构
第二节传统养殖业
一、养猪
二、养牛
三、养羊
四、养兔
五、养鸡
六、养鸭
七、养蜂
第三节特种养殖业
一、养貂
二、地鳖虫养殖
三、河蚌育珠
四、鹌鹑饲养
五、养貉
第四节水产养殖与捕捞
一、内河养殖与捕捞
二、对虾养殖
三、海洋捕捞业
第五节服务机构
一、兽医站
二、渔政管理站
第十三章水利
第一节水系
第二节河道综合整治与疏浚
第三节海塘 民圩
一、海塘
二、民圩
第四节农田灌溉
一、“三车”灌溉
二、机械灌溉
三、电力灌溉
四、渠道
第十四章工业 建筑业
第一节工业
一、手工业
二、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社队工业的形成
四、镇(乡)村工业的发展
五、镇、村办工业企业的经营机制转换
六、招商引资
七、工业企业选介
第二节建筑业
一、建筑队伍 设备 施工能力
二、主要工程简介
第十五章商业
第一节解放前的商业
第二节解放后的商业体制
一、国营商业
二、合作商业
三、私营商店
四、公私合营商店
五、集体商业
第三节商品购销
一、粮油购销
二、棉花收购
三、猪、禽、蛋收购
四、水产品收购
五、集市贸易
第四节饮食、服务业
一、旅馆
二、饭店 点心店 熟食店
三、理发店
四、浴室旅照相馆
五、超市
第十六章财政 税务 工商 金融
第一节财政
一、机构设置
二、财政收支
第二节税务
一、机构设置
二、税源
第三节工商
一、机构设置
二、工商管理
第四节金融
一、解放前的金融业
二、解放后的金融业
第十七章交通 邮电
第一节交通运输
一、水上交通
二、陆路交通
三、交通安全管理
第二节邮政 电信
一、机构设置
二、邮政业务
三、电信业务
第十八章镇村建设
第一节管理机构设置
第二节集镇建设
一、解放前的集镇面貌
二、解放后的集镇建设
第三节乡村建设
一、解放前的农村面貌
二、解放后的农村建设
第四节环境保护
一、粪便管理
二、垃圾处置
三、河道清理
四、污染监测
第五节土地管理
一、地籍管理
二、用地管理
第十九章民政劳动社会保障
第一节民政
一、拥军优属
二、安置
三、村级民主自治建设
四、婚姻登记
五、老龄工作
第二节劳动就业
一、劳动管理
二、工资 奖金
三、劳保福利
第三节社会保障
一、社会救助
二、养老保险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四、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
第二十章教育
第一节学前教育
第二节小学教育
一、私塾 私馆
二、学堂 国民小学
三、中心小学
四、学制、教材与教学
第三节中学教育
一、学校沿革
二、学制、教材与教学
第四节成人教育
第五节教育管理 教育经费
一、教育管理
二、教育经费
第六节教师队伍
第七节学校简介
一、泥城中心幼儿园
二、泥城镇中心小学
三、泥城中学
四、泥城镇中等文化技术学校
五、横港初级中学
六、横港小学
附录
第二十一章文化体育
第一节文化
一、机构、设施及活动
二、民间文艺
三、业余文艺团体
第二节体育
一、机构设置
二、体育设施
三、群众体育
四、学校体育
第二十二章医疗卫生
第一节解放前的医疗卫生状况
一、开业医生
二、施医局药店
三、主要传染病
第二节解放后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联合诊所
二、泥城镇(乡、公社)卫生院
三、“赤脚医生”村卫生室合作医疗
四、妇幼保健
五、传染病防治
六、爱国卫生
第二十三章社会生活
第一节人民生活
第二节民俗
一、主要节庆
二、礼仪
三、服饰
第三节方言 民谚
一、方言
二、谚语
三、歇后语
第四节社会陋习
一、吸毒
二、赌博
三、封建迷信
第五节宗教 寺庙
一、宗教
二、寺庙
第二十四章人物
第一节人物传略
赵天鹏
沈千祥
周大根
姜文光
姚镜人
姜文焕
姜文奎
陈民生
王根福
邵三苟
唐静
陈伯亮
姜杰
王文舟
黄云
沈肖方
第二节人物表
附
李云宝
严根法
陈月英
第二十五章专记
一、棉花高产经验及形成过程
二、创建上海市二级卫生镇纪实
三、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工作纪实
四、泥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附录
后记
您可能喜欢的图书
相关标签
读书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