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市志
作者:李仰华 帅国华 李卓君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4年1月
ISBN 7-5345-1729-x
在读
读过
评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豆瓣
网易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搜狐微博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市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目录
封面
仪征市志
版权页
序
凡例
图片
港口新姿
昔日胥浦古渡头,如今巍巍化纤城
80年代新辟的大庆路
古城遗迹——鼓楼
始建于唐代的天宁塔
市区一条街
仪征市水利设施图
仪片市公路交通图
横贯仪征市的宁扬一级公路
仪城河风光
江畔油龙——鲁宁输油管道
沿江平原上的高产稳产农田
蔚然深秀的水杉林带
茶园春早
烟波浩渺的山区水库
通红运河上的大闸
220千伏变电所
古老的仪扬运河
仪征化纤纺织厂
仪征汽车制造厂生产流水线
荧光灯管成批出口海外
产量占江苏70%的精铝制品
乡办工业
钢铁厂夜景
仪征服装厂
古老的朴席织机及其新产品
农业银行新楼
邮电大楼
鼓楼商场
市中医院
鳞次栉比的职工住宅区
城乡人民庆元宵
清时真州景点
公园一角
真州细点
部分出土文物
吴让之金石作品
“素润可爱,诸色备足”的仪征产采石
清代大学者阮元书法
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在香港讲学
世界文化名人盛成
太谷学派传人李晴峰手迹
仪征市行政区划图
仪征市城区图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建置区划
第一章建置沿革
第一节沿革
第二节境域变迁
第三节县(市)治
第二章行政区划和基层村社
第一节晚清、民国时期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
第三章乡镇
第一节镇
第二节乡
第二篇自然环境
第一章地质
第一节地层
第二节构造
第三节矿藏
第四节地震
第二章地貌
第一节地貌特征
第二节地貌类型
第三章气候
第一节四季特征
第二节气象要素
第三节气象灾害
第四章水文
第一节水系河流
第二节 地表水 地下水
第三节水文特征
第五章土壤
第一节分类与分布
第二节肥力
第六章野生生物
第一节动物
第二节植物
第七章环境保护
第一节环境管理
第二节环境监测
第三节污染治理
第三篇人口
第一章人口规模
第一节人口总量
第二节人口分布
第二章人口变动
第一节机械变动
第二节自然变动
第三章人口构成
第一节民族
第二节性别
第三节年龄
第四节文化程度
第五节职业
第六节家庭
第七节婚姻
附:仪征市人口姓氏
第四章人口控制
第一节计划生育
第二节优生优育
第四篇经济综述
第一章发展概况
第一节工农业产值
第二节社会总产值
第三节国民生产总值
第四节国民收入 积累与消费
第五节经济效益
第二章产业结构与投资
第一节产业结构
第二节建设投资
第三章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节农村
第二节城市
第五篇农业
第一章生产关系变革
第一节土地改革
第二节农业集体化
第三节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二章生产条件
第一节劳动力
第二节土地 农业区划
第三节农业机具
第三章种植业
第一节作物种类 耕作制度
第二节产量 产值 费用
第三节种子
第四节栽培技术
第五节植物保护
第六节土壤 肥料
第四章林特业
第一节林木
第二节蚕桑
第三节果树
第四节茶叶
第五节花卉
第五章畜禽业
第一节家畜
第二节家禽
第三节兔蜂
第四节疫病防治
第六章副业
第一节蔬菜
第二节草席 苇席
第三节药材
第四节麻 烟草
第七章渔业
第一节水产资源
第二节养殖
第三节捕捞
第八章农业机构 场圃
第一节机构
第二节场圃
第六篇水利
第一章江堤
第一节变迁
第二节治理
第二章河道
第一节干河
第二节支河
第三章塘 坝 水库
第一节塘
第二节坝
第三节水库
第四章涵闸
第一节中型涵闸
第二节小型涵闸
第五章农田排灌
第一节水车排灌
第二节机电排灌
第三节井灌
第六章农田治理
第一节丘陵山区
第二节平原圩区
第七章防汛抗旱
第一节机构
第二节重大抗灾纪要
第八章水政管理
第一节机构
第二节工程管理
第三节治水政策
附:仪征民工参加境外水利工程纪要
第七篇工业
第一章经济成分
第一节私营工业
第二节全民工业(含公私合营)
第三节集体工业
第四节全民集体合营工业
第二章纺织工业
第一节轧花
第二节棉(化纤)纺织
第三节缫丝 丝织 毛纺织
第四节无纺织 印染
第三章机械工业
第一节农业机具及配件
第二节工业机械及配件
第三节通用机械及配件
第四章冶金工业
第一节冶炼
第二节有色金属压延
第三节黑色金属压延
第五章汽车船舶工业
第一节汽车制造、修理
第二节船舶修造
第六章电气、电子器件制造工业
第一节电动机
第二节输配电及控制设备
第三节照明器具及家用电器件
第四节电子器具及元件
第七章化学工业
第一节化肥 农药
第二节塑料制品
第三节化纤原料
第四节其他化工产品
第八章建材工业
第一节砖瓦
第二节砂石
第三节水泥及其制品
第四节其他建筑材料
第九章食品工业
第一节粮油加工
第二节饮料酿造
第三节副食品加工
第十章服装、造纸、印刷、编织等工业
第一节服装、制鞋、制革
第二节造纸、印刷、纸制品
第三节草席及木竹制品
第四节日用金属、玻璃制品
第五节文教工艺品
第六节自来水、煤球
第十一章工业管理
第一节行政管理
第二节企业管理
第三节管理体制改革
第十二章工厂选介
第一节重点工厂简介
第二节市属独立核算工厂名录
第八篇 交通 邮电 供电
第一章 漕运 盐运
第一节运道
第二节漕运
第三节盐运
第二章陆路交通
第一节公路
第二节桥梁
第三节运输工具
第四节客运 货运
第三章水路交通
第一节航道
第二节港口 渡口
第三节船舶
第四节客运 货运
第四章交通管理
第一节管理机构
第二节运输管理
第三节路政、航政管理
第四节安全监理
第五章邮电
第一节邮电机构
第二节邮政
第三节电信
第六章供电
第一节发电
第二节供电
第三节用电
第四节供、用电管理
第九篇商业
第一章商业体制
第一节经济成分
第二节机构设置
第二章粮油购销
第一节收购
第二节销售
第三章生产资料购销
第一节煤炭 石油
第二节金属材料 机电产品
第三节化工原料及制品
第四节木材 建材
第五节肥料 农药
第六节农具 农机
第四章农副产品收购
第一节棉花 麻类
第二节蚕茧 茶叶
第三节草席 苇席
第四节猪、禽、蛋及水产品
第五节畜产品
附:废旧物资收购
第五章生活消费品购销
第一节日用工业品
第二节副食品
第六章药材、药品购销
第一节经营体制、规模
第二节中药材购销
第三节中西药品购销
第七章饮食服务
第一节饮食业
第二节服务业
第八章商品储运
第一节粮食储运
第二节其他商品仓储
第九章对外贸易
第一节外贸经营
第二节出口商品
第十章集市贸易
第一节集市形式
第二节贸易货物
第三节农贸市场建设
第十一章公司、商场(店)、社选介
第十篇在仪部、省属企业
第一章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
第一节建设情况
第二节生产设施
第三节生产配套设施
第四节生活、文化设施
第二章华兴建设公司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施工
第三节生活、文化设施
第三章其他企业
第一节南京港第六港务公司
第二节仪征输油站
第三节江海航运公司船厂
第十一篇综合经济管理
第一章经济计划管理
第一节管理机构
第二节基本建设管理
第三节物资管理
第二章工商行政管理
第一节管理机构
第二节市场管理
第三节工商企业登记
第四节合同、商标、广告管理
第三章物价管理
第一节价格变化
第二节管理与检查
第四章计量管理
第一节度量衡制度及器具演变
第二节工商计量管理
第三节计量器具生产与管理
第五章土地管理
第一节机构与法规
第二节土地占用
第六章统计
第一节机构与队伍
第二节报表与汇编
第三节调查与分析
第七章审计
第一节审计机构
第二节审计项目
第十二篇财政金融
第一章财政
第一节财政机构
第二节财政体制
第三节财政收支
第四节财政管理
第五节公产管理
第二章税收
第一节税收机构
第二节农业赋、税
第三节工商各税
第四节工商税稽征管理
第三章金融 保险
第一节金融机构
第二节货币
第三节贷款、存款
第四节金融管理
第五节侨汇 债券
第四章保险
第一节机构
第二节业务
第十三篇 城乡建设 建筑业
第一章城乡建设规划
第一节勘察与测绘
第二节县(市)域规划
第三节城市规划
第四节乡(镇)村规划
第二章城市建设
第一节城池形成与演变
第二节道路 桥梁
第三节广场 路灯 公共交通
第四节供排水设施
第五节园林 绿化
第六节环境卫生设施
第七节房屋建设
第三章集镇村庄建设
第一节集镇建设
第二节村庄建设
第四章城乡建设管理
第一节机构
第二节建设工程管理
第三节公房管理
第五章建筑业
第一节队伍 机构
第二节设计 施工
第三节设备
第十四篇党派社团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仪征县(市)地方组织
第一节机构
第二节党代表会议和县(市)委主要工作
第三节组织建设
第四节宣传教育
第五节纪律检查
第六节统一战线
第七节地方党史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仪征县地方组织
第一节组织
第二节活动
附:汪伪国民党仪征县地方组织
第三章其他党派仪征县(市)地方组织
第一节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民主促进会
第二节中国青年党 中国民主社会党
第四章社团
第一节工人团体
第二节农民团体
第三节妇女团体
第四节青少年团体
附:伪仪征县青年团
第五节工商团体
第六节医卫团体
第七节其他团体
第十五篇 政权 政协
第一章议会
第一节民国议政机构
第二节抗日根据地参议会
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节代表选举
第二节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第三节县、市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节常设机构
第三章政府
第一节县衙 民国县政府
附:汪伪政权
第二节人民政府
第四章基层政权
第一节民国时期区乡政权
第二节解放后基层政权
第五章人民政协
第一节历届委员会
第二节机构设置
第三节主要活动
第十六篇军事
第一章武装
第一节驻军
第二节地方武装
第三节民间武装
附一:日本军及其暴行
附二:伪军
第二章兵役
第一节旧时兵役
第二节人民兵役
第三章民兵
第一节组织
第二节活动
第三节训练
第四章战事
第一节古代战事
第二节近代战事
第三节现代战事
第十七篇治安司法
第一章公安
第一节机构
第二节社会治安
第三节户籍管理
第四节消防
第五节监所看守
第二章检察
第一节机构
第二节刑事检察
第三节经济检察
第四节法纪检察
第五节监所检察
第六节控告申诉检察
第三章审判
第一节机构
第二节审判制度
第三节刑事审判
第四节民事审判
第五节经济审判
第六节申诉复查
第四章司法行政
第一节法制宣传
第二节律师
第三节公证
第四节民事调解
第十八篇劳动人事
第一章公职人员
第一节民国政警人员
第二节人民干部队伍
第三节干部管理
第二章职工
第一节用工形式
第二节就业安置
第三节职工队伍
第四节劳动管理
第五节劳保 安全
第三章 工资 福利
第一节俸薪
第二节工资
第三节福利
第十九篇民政
第一章优抚安置
第一节拥军优抚
第二节复员安置
第二章救灾救济
第一节救灾
第二节救济
第三节扶贫
第三章社会福利
第一节孤寡、残疾人收养
第二节农村“五保”
第三节福利生产
第四章 婚姻、殡葬、地名管理
第一节婚姻管理
第二节殡葬管理
第三节地名管理
第五章 信访 侨务
第一节信访
第二节侨务
第二十篇教育
第一章旧式教育
第一节州、县学
第二节书院
第三节私塾
附一:明、清代仪征籍进士名录
附二:八股文试卷
附三:试帖诗试卷
第二章幼儿教育
第一节事业概况
第二节学制 课程
第三章小学教育
第一节规模布局
第二节学制 课程
第四章普通中学教育
第一节规模布局
第二节学制 课程
第三节教材 教学
第四节人才输送
第五章中等专业、职业及高等教育
第一节中等专业、职业学校
第二节职业技术学校
第三节电视大学
第六章成人教育
第一节扫盲和初等教育
第二节中等和高等教育
第七章 教师 教学研究
第一节教师队伍
第二节教师待遇
第三节教师培训
第四节教学研究
第八章 经费 设施 管理
第一节经费
第二节设施
第三节管理
第二十一篇科学技术
第一章科技组织
第一节管理机构
第二节科研机构
第三节技术推广指导机构
第四节学术团体
第二章科技队伍
第一节人员分布
第二节职称评定
第三章科技普及与技术推广
第一节科普活动
第二节技术推广
第四章科技成果
第一节古代成果
第二节现代成果
附:在外地邑人科技成果
第五章气象、水文、地震测报
第一节气象测报
第二节水文测报
第三节地震测报
第二十二篇文化
第一章文化事业单位
第一节文化馆、站
第二节影剧院、场
第三节图书馆、室
第四节书店
第五节文艺表演团体
第六节档案馆、室
第七节方志编修机构
第二章文艺 学术
第一节文学
第二节艺术
第三节学术
第四节学派 团体
第三章报刊 广播 电视
第一节报纸
第二节刊物
第三节广播
第四节电视
第四章文物
第一节古迹遗址
第二节出土文物
第五章著作
第一节邑人著作选目
第二节咏(记)仪征诗文选
第二十三篇卫生
第一章卫生机构、队伍
第一节医疗机构
第二节防疫保健机构
第三节卫生技术队伍
第二章医疗
第一节医疗技术
第二节医疗设备
第三章疾病防治
第一节血吸虫病防治
第二节常见传染病防治
第三节地方病及其他疾病防治
第四节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
第五节疾病监测
第四章卫生保健
第一节卫生运动
第二节食品卫生
第三节饮水卫生
第四节妇幼保健
第五节学校卫生
第六节劳动卫生
第五章管理和经费
第一节医政管理
第二节药政管理
第三节经费
第六章医疗制度
第一节公费、统筹医疗
第二节劳保医疗
第三节农村合作医疗
第二十四篇体育
第一章体育活动
第一节学校体育
第二节社会体育
第二章体育队伍、设施、管理
第一节体育队伍
第二节体育设施
第三节管理与经费
第三章体育比赛
第一节主要比赛
第二节比赛成绩
第二十五篇民情民俗
第一章人民生活
第一节农民生活
第二节市民生活
第二章风俗
第一节岁时习俗
第二节礼仪习俗
第三节生产习俗
第四节生活习俗
第五节新风尚
第六节陋习
第三章 宗教 神祗
第一节佛教
第二节道教
第三节基督教 天主教
第四节伊斯兰教
第五节神祗
第四章 帮会 会道门
第一节帮会
第二节会道门
第五章 民谚 歌谣 传说
第一节民谚
第二节民谣
第三节民歌
第四节民间传说
第二十六篇方言
第一章语音
第一节声韵调系统
第二节主要特点
第三节内部差异
第四节同音字汇
第二章词汇
第一节词汇特点
第二节方言词汇选录
第三章语法
第一节语法特点
第二节言语举例
第二十七篇人物
第一章传记
许叔微
阮元
吴文镕
刘文淇 刘毓崧 刘寿曾
张积中
吴熙载
李光炘
卞宝第
刘师培
盛延祺
毕倚虹
洪承点
巴泽宪
张碧梧
柳绍宗
崔正瑶
张丹斧
了缘
吴遐伯
马义宏
汪心泰
吴粹一
汪元臣 黄瑛
吴萍
费放天
李国华
李端浩
崔少华 崔东升
鲍贵藻
陈含光
李方谟
高直侯
吴振南
李方训
黄质夫
马博庵
时逸人
江武子
卞白眉
孔庆桂
洪为法
孙谨臣
包明叔
叶鸣远
吴南轩
张辰
陈仁刚
张景桂
吴征鉴
武麟童
周在才
何棣先
林仲培
许心武
黄家驹
陆毅
徐宏福
童玉章
程慎之
卞彭
卢维国
王贵乐 王子安
第二章简介
陈旉
黄瓒
盛稔
张巧姑
萧美人
李斗
陈嘉树
卞士云
愿船
张集馨
晏端书
高楚城
王杠
朱瑞云
朱鹏
刘信初
彭济伍
徐恒华
张澜庆
洪为藩
李录奇
徐道义
严伟
张毓英
孙立祺
徐世洪
陈铁民
陈仁术
吴铎
第三章烈士英名录
编后记
《仪征市志》编纂机构和人员
您可能喜欢的图书
相关标签
读书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