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市镇志
作者:朱绍曾 杨绍球
出版社:百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年8月
ISBN 7-80576-832-3
在读
读过
评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豆瓣
网易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搜狐微博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吴市镇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目录
封面
吴市镇志
编纂委员会
编写组
审定单位
版权页
图片
题词1
题词2
题词3
题词4
古银杏
蓝染牡丹凤凰图青瓷花瓶(清)
韩瓶(宋,韩世忠将士行军水壶)
五彩五爪龙图花瓶(清·乾隆)
清·孙原湘与友人书手迹
明·文徵明题画诗词手迹
明·左都御史吴讷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夏坚白
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原炮兵副司令员高咏欣
一九五八年毛泽东主席在武汉接见夏坚白
爱国教育学陈旭轮
苏南军烈属代表陆和尚
最胜庵含真阁——抗日活动据点之一
吴市地方货币——双溪商用券
“江抗”三路《告江南同胞书》
《大众报》
吴市集镇新区
吴市老街
农民新居一角
农民旧舍
外江堤
金泾闸外口
问张公路吴市段
通港公路
常熟发电厂
吴市自来水厂
电力大厦
广播电视站
吴市邮电支局
中国农业银行 建设银行吴市办事处
常熟市第三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吴市卫生院
吴市中心小学升旗仪式
吴市中学语音室
吴市成人教育中心微机室
中心幼儿园活动场
敬老院里老人乐
农业开发示范区
景秀艺园一角
荷仁豆丰收
交售新棉
吴市机械厂车间一角
常熟市童车厂装配车间
华港毛皮织造有限公司后整理车间
吴市标准件厂螺母坯车间
常熟市水利达制衣厂缝纫车间
假发
人造皮毛
针织横机
高效节能炉
聚丙烯腈——铵盐
针织圆机
红木家具
吴市商厦
吴市集贸市场
群众文娱
群众体育
《吴市镇志》审稿会议全体人员合影
吴市镇区域图
前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自然地理
第一节位置面积
第二节地貌
第三节土壤
(一)土壤分类
(二)土壤性状分析
(三)各种土壤对种植的影响
第四节河流
第五节物产
(一)农作物
(二)树木竹子
(三)药材
(四)家养禽畜
(五)野生动物
(六)水产
第六节气候
(一)气温
(二)日照
(三)降水
第七节潮汐
第八节自然灾害
(一)干旱
(二)大风、水涝、冰雹
(三)地震
第二章建置区划
第一节建置沿革与区划变更
第二节集镇
(一)吴市(老吴市)
(二)小市(小吴市)
(三)马桥(马渡桥)
第三节行政村
第三章人口
第一节人口变动
第二节人口构成
(一)民族
(二)姓氏
(三)年龄
(四)文化
(五)职业
(六)港台同胞及海外侨胞
第三节人口控制
第四章农业
第一节农业经济体制
(一)土地私有制
(二)土地改革
(三)农业合作化
(四)人民公社
(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二节农业生产
(一)耕地面积
(二)耕作制度
(三)品种改良
(四)栽培技术
(五)防治病虫害
(六)水利和农田建设
(七)肥料
(八)农用器械
(九)农作物产量
第三节多种经营
(一)养殖业
[附]畜牧兽医站
(二)种植业
第四节管理机构
(一)农技站 农业公司
(二)农机站 水利站
(三)多管办 多服公司
第五章工业
第一节近代工业
第二节现代工业
第三节部分工业企业介绍
第四节主要产品介绍
(一)传统手工业品
(二)新工业品
第五节管理机构沿革
第六章商业
第一节经营体制
(一)私营商业
[附]知名商号简介
(二)公私合营店与合作商店
(三)供销合作社
(四)国营商业
第二节主要商品购销
(一)土布收购
(二)棉花收购
(三)其他农副产品及废品收购
(四)粮油、副食品供应
(五)日用品供应
(六)生产资料供应
(七)集市贸易
[附]主要商品价格指数选年调查表
第三节商业行政管理
第七章金融财税
第一节金融
(一)金融机构
(二)金融业务
[附]地方货币
第二节财税
(一)财税机构
(二)财税收支
第八章交通运输
第一节水上交通运输
(一)航道
(二)航运
[附]沦陷初期货运的非常情况
第二节陆路交通运输
(一)道路
(二)桥梁
(三)车辆
第三节装卸搬运
第四节劳动运输服务公司
第五节交通管理
第九章邮政电信
第一节邮电机构及设施
第二节邮政
(一)邮路
(二)邮政业务
第三节电信
(一)电话
(二)电报
第四节营业收入
第十章镇村建设
第一节中心集镇建设
第二节农村住宅建设
第三节房地产和建设用地管理
(一)房地产管理
(二)建设用地管理
第四节建筑业
(一)行帮建筑业
(二)集体建筑业
第五节供电
[附]常熟发电厂工程简介
第六节供水
第七节环境绿化
第八节环境保护
第十一章党派群团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
(一)组织演变
(二)党代会
[附]吴市乡(镇)出席历次县(市)党代会代表名录
(三)党员教育
(四)纪律检查
第二节中国国民党
[附]汪伪国民党常熟县第六区党部
第三节群众团体
(一)农民协会(农会)
(二)工会
(三)妇女联合会
(四)共产主义青年团(共青团)
(五)少年先锋队(少先队)
(六)工商联合会(工商联)
(七)医务工作者协会(卫生工作者协会)
(八)科学技术协会
(九)个体劳动者协会(个劳协会)
(十)退(离)休教师协会
(十一)老年人协会
(十二)残疾人联合会
第十二章政治军事
第一节政治
(一)政权
(二)民政
(三)人事
(四)治安
(五)司法
第二节军事
(一)驻军
(二)地方武装
(三)兵事及兵灾
[附]日军入侵吴市暴行录
(四)兵役
(五)民兵
第十三章人民革命斗争
第一节组织和活动
(一)在西杨家泾召开的常熟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二)吴里区抗日民主政权及其所开展的工作
(三)夏仁华与高浦口地下交通站
(四)王志平与小市抗日自卫队
(五)吴市爱国青年组织——求知社
第二节重大事件
(一)安全转移军需品
(二)一次抗粮行动
(三)奇袭吴市
(四)夺枪
第三节群众斗争故事
(一)“天老爷”勇斗日本兵
(二)一心支持儿子闹革命
(三)掩护抗日小学
(四)机智的水上交通员
(五)一张“良民证”
(六)三次被捕,宁死不屈
(七)唐锡祺智“将”陈养谦
(八)一艘长江交通船
第十四章教育
第一节私塾
第二节幼儿教育
第三节小学教育
(一)发展概况
(二)学校简介
第四节中学教育
(一)普通中学
(二)农业中学
第五节成人教育
第六节教育经费
第十五章文化
第一节文化事业单位
(一)农教馆
(二)文化站(文化中心)
(三)广播站
第二节文化娱乐
(一)民间游艺
(二)江湖卖艺
(三)评弹(说书)
(四)戏曲
(五)歌舞
(六)电影、电视
第三节绘画艺术
第四节乡人著书(已知部分)
第五节群众体育
第六节文物(已知部分)
(一)碑刻
(二)墓志
(三)出土文物
(四)民藏文物
第十六章医疗卫生
第一节个体开业医生
第二节医疗卫生组织机构
(一)联合诊所
(二)医院 卫生院
(三)村办卫生室
(四)工厂保健室
第三节病疫防治
[附]预防农药中毒
第四节妇幼保健
第五节医疗制度
(一)公费医疗
(二)劳保医疗
(三)合作医疗
第六节卫生工作
(一)卫生运动
(二)环境卫生
(三)饮水卫生
(四)食品卫生
(五)学校卫生
第十七章社会风情
第一节人民生活
(一)膳食
(二)服饰
(三)住房和家具
第二节地方习俗
(一)岁时节日
(二)婚丧喜庆
(三)新风尚
第三节宗教
(一)道教
(二)佛教
(三)天主教
第四节语言
(一)方言
(二)谚语
(三)歇后语
第十八章人物
第一节名人传略
吴讷
谭绍隆
薛玉田
吴汝襄
吴汝谦
王宝琛
金洊雷
汤鼎
王铨
吴标
王恩浦
高栻
薛敦甫
胡文藻
朱慕庵
薛补石
夏素民
陈旭轮
王天任
金天锡
夏坚白
包昆林
司马淦
冯元璋
仲国鋆
杨乃朴
沈依新
陈小根
第二节革命烈士
(一)烈士简介
唐善余
唐绍裘
顾景华
陆小康
王根林
(二)烈士英名录
第三节劳模先进
第四节党政军干部
王志平
王东辉
刘龙宝
仲国球
仲永根
陈希仁
沈国声
杨咏吟
金颉
姚根连
胡载午
高咏欣
钱关福
夏堃堡
龚绍鸿
薛尚年
薛耀金
第五节科教界人士
毛炎麟
毛伟麟
王元祥
王炜炘
王元珪
王芝培
王元忠
王鼎元
王肇基
王永华
王炎炯
冯德璋
孙耀康
仲瑞昌
仲宝昌
朱绍曾
朱新华
朱福如
朱绍明
朱志强
陈行素
陈恬生
陈汉欣
陈慎生
陈国英
陈国良
陈国珍
陈祥保
陈慰芸
何锦文
陆顺云
陆锦煜
李国荣
李龙昌
邵应东
邵培德
沈根宝
吴炳元
吴培衡
吴顺唐
吴培衍
吴培华
吴甄
严恒元
严恒欣
杨瑞民
杨锟生
杨瑞钧
杨振华
杨继昌
杨振球
金浩青
金柱青
金耀青
金介玉
金文漪
盂东明
屈炳华
司马虔
周涛生
胡景清
娄征
俞洪德
高根兴
高惠青
高肇德
顾宝华
钱文超
钱文杰
唐汉
陶岳岭
夏翚
夏逸骅
夏浩生
夏振明
徐均林
徐浩昌
徐永兴
徐宝树
黄逸云
黄伯铭
黄宗昌
章栋恩
程润民
曾润琛
曾钦琛
曾绍基
曾贯一
曾似惠
管学金
谭锡林
樊铭德
薛根源
薛保兴
第十九章志余
第一节乡里旧闻
第二节地名传说
第三节名人遗事
第四节衙署·义局·名宅·古树
编后记
您可能喜欢的图书
相关标签
读书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