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卫生志
作者:钟赞荣
出版社:
出版时间:
ISBN
在读
读过
评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豆瓣
网易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搜狐微博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荔湾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卫生行政、医疗事业、药政管理、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医教科研等。
目录
封面
图片
荔湾区卫生局
1.局长室
2.书记室
3.电脑室
4.档案室
5.会议室
荔湾区卫生防疫站
新建六层大楼外貌
荔湾区卫生防疫站
荔湾区第一人民医院
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
荔湾区妇幼保健院
荔湾区中医医院
荔湾区骨伤科医院
荔湾区口腔医院
荔湾区红十字会医院
荔湾区脑血管病医院
荔湾区康宁医院
荔湾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金花卫生院
兴龙卫生院
向阳卫生院,荔湾区第二口腔医院
文安卫生院
昌华卫生院
宝华卫生院
黄沙卫生院
清平卫生院
荔湾区医疗卫生生活服务公司
荔湾区中医医院特诊室,由省名老中医、主任中医师胡肇基和助手在为病人诊治
荔湾区妇幼保健院市名老中医、副主任中医师马民川在为病孩诊治
荔湾区中医医院市名老中医、副主任中医师郭兆仪在诊治不孕不育症
荔湾区保健院妇产科专家诊室
荔湾区妇幼保健院儿科诊室由专家为病孩诊治
主治中医师沈坚华在诊治不孕不育症
1.荔湾区口腔医院,一九八三的从日本引进牙科综合治疗机,医务人员热情为病人诊治
2.荔湾区口腔医院港澳华侨特诊室一角
3.文安卫生院中医杂症专科,医务人员在为病人诊治
一九五二年金花街在爱国卫生运动中荣获全国乙等卫生模范单位
一九五八年又获得中央爱卫会的奖励
1 荔枝湾涌旧貌
2 整治后的荔枝湾涌,今天已成为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病员休息的好地方
3 西关涌旧貌
4 昔日荔枝湾污水涌,今天已成为荔湾湖公园儿童乐园跑车道
5 西关涌下支大地涌,整治后已成为花卉水族街。图为游人观赏花卉鱼类
6 整治后的西关涌上支——文昌涌,昔日的污水臭涌,今天已成为供居民玩乐的“文昌花苑”
7 整治后的西关涌上支——逢源涌,今天成为逢源街职工文化活动场所
8 整治后的西关涌上支——文昌涌一角
医疗卫生改革
荔湾区卫生局研制区卫生事业发展“七五”规划
荔湾区卫生局召开医疗卫生改革研讨会
一九九○年召开卫生工作会议
卫生教育宣传
表彰先进
荔湾区卫生局一九八七年在逢源路市三工人文化宫举办健康教育宣传展览会
1988年9月荔湾区在荔湾区体育馆举办改革开放十年(1978-1987)成果展览,展品并获得荔湾区优秀奖
领导关怀
1 1988年12月19日,国家卫生部妇幼司司长林佳媚、副司长秦新华、国家计生委顾问、前妇幼司司长栗秀珍在市、区领导陪同下参观荔湾区保健院
2 林佳媚、秦新华询问区妇幼保健院院长洪永康妇幼保健工作情况
荔湾区卫生机构分布简图
检查指导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国家卫生部监督司副司长许检华到荔湾区卫生防疫站检查指导
一九八八年荔湾区金花街建立康复中心,图为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康复专家参观指导
序
目录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卫生行政
第一章卫生行政机构
第一节建国前卫生行政机构
第二节建国后卫生行政机构
第三节卫生事业经费
第二章卫生队伍
第一节人员来源及其状况
第二节卫生技术人员结构及管理
第三章医疗福利
第一节医疗制度
第二节职工生活福利
第四章卫生人口统计
第一节人口变动情况
第二节人口死亡原因
第三节人口平均寿命
第二篇医疗事业
第五章建国前医疗机构
第一节公立医院
第二节教会医院
第三节教学医院
第四节私立医院
第五节善堂院社
第六章建国后医疗机构
第一节市属医疗单位
第二节建国初期区属医疗机构变动
第三节区级医院的建设
第四节卫生院
第五节横向联合办医
第六节机团、厂、企医疗保健机构
第七节私人诊所
第七章中医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中医诊治科目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
第八章西医
第一节西方医学的传入和发展
第二节临床
第三节医技
第四节护理
第九章医疗管理
第一节医疗布局
第二节医疗管理
第三节医疗质量
第四节医德医风
第十章医疗设施
第一节床位建设
第二节医疗业务用房
第三节医疗器械
第十一章医疗服务
第一节门诊治疗量
第二节住院治疗量
第三节家庭病床治疗量
第四节医疗队
第五节救灾支边援外医疗队
第三篇爱国卫生运动
第十二章组织机构
第一节区爱国卫生运动领导机构
第二节基层卫生组织
第十三章卫生宣传
第一节卫生宣传“六不”监督
第二节办学习班、卫生讲座
第三节卫生展览、文艺电影
第十四章除四害
第一节蚊蝇孳生地调查处理
第二节消灭四害
第十五章讲卫生
第一节卫生模范街(区)
第二节卫生先进
第三节卫生先进单位(机团、厂、社、居委会)
第四节卫生街、卫生之家
第四篇卫生防疫
第十六章卫生防疫组织
第一节区卫生防疫站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基层防疫保健组织
第十七章传染病管理
第一节几种传染病实行计划免疫
第二节传染病的防治
第三节寄生虫病的防治
第四节地方病的防治
第十八章饮食卫生
第一节饮食品行业概况
第二节饮食卫生管理监督机构
第三节食品卫生管理监督监测
第四节饮水卫生
第五节食物中毒
第十九章劳动卫生
第一节工厂企业概况
第二节劳动卫生指导和监督
第三节职业病防治
第二十章环境卫生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环境卫生监督监测
第三节大气污染监测
第二十一章学校卫生
第一节区辖内学校发展的情况
第二节学校卫生管理监督
第三节防病治病
第五篇妇幼保健
第二十二章妇幼保健机构
第一节建国前概况
第二节建国后妇幼保健组织机构
第二十三章妇女保健
第一节新法接生
第二节围产期保健
第三节妇女劳动保护
第二十四章儿童保健
第一节托幼园所建立和管理
第二节儿童疾病防治
第三节儿童生长发育调查
第二十五章计划生育
第一节组织宣传
第二节技术指导
第三节人口出生率
第六篇药政管理
第二十六章概况
第二十七章药品质量监督管理
第一节检查监督组织
第二节药品配制使用质量监督
第三节医药商品质量管理
第四节取缔江湖药贩
第二十八章医院药剂工作管理
第一节药政工作管理
第二节医院配剂、制剂管理
第三节卫生院调剂、制剂管理
第四节中药制剂及剂型改革
第二十九章麻、毒、剧药品管理
第七篇医学教育与科研
第三十章医学教育
第一节建国前医学教育
第二节建国后的医学教育
第三十一章医药卫生团体
第一节建国前概况
第二节建国后的医药卫生团体
第三十二章医学科学技术
第一节综述
第二节医学科学技术成果
第三节医学专著
第四节医学论文
第八篇人物
第三十三章知名人士
伯驾
合信
黄宽
易巨荪
萧步丹
蔡忠
谢爱琼
陈任枚
谢培初
张竹君
梁培基
马雨川
古绍尧
何盈光
陈晖成
连可觉
钟玉池
梁君觉
戴玉亭
司徒朝
王德馨
杜淦珍
潘拙庵
卢仲良
何中和
黄达庭
区金浦
庞仲候
王威
罗广荫
李国祥
吴粤昌
关天相
张成和
陈东
张志强
第三十四章获得中央、省、市荣誉称号人员
第一节省、市名老中医
第二节劳动模范、先进人物
第三节荣誉证书获得者名录
第三十五章人民代表、政协委员
第一节省、市人民代表、政协委员
第二节区人民代表、政协委员
第三十六章高级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名录
附录
一、建国前广州疫情记略
二、荔湾区卫生系统关于文革情况记略
三、荔湾区卫生系统1958-1990年撰写发表或获奖的主要学术论文
四、主要管理规章制度
编后记
版权页
《荔湾区卫生志》勘误表
您可能喜欢的图书
相关标签
读书动态